[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3269.8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琼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瑞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结构包括左手把、臭氧发生器、散热孔、传输箱、导出管、支脚、箱门、门锁、指示灯、控制面板、右手把、控制按钮、显示屏,左手把的下表面与臭氧发生器的上表面相焊接,臭氧发生器的内表面安装于散热孔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将支脚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安装,按下控制按钮臭氧发生器开始工作,当传输管出现臭氧泄漏时,臭氧溶度传感器检测到臭氧,臭氧溶度传感器使电磁铁得到磁性,弹簧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触碰到固定触点,接通喇叭电源,使喇叭进行警报,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处理,传输箱对臭氧溶度的检测报警功能较好,提高人体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臭氧 增氧装置 溶度 本实用新型 污水处理 控制按钮 散热孔 移动板 左手把 支脚 电磁铁 指示灯 传感器检测 报警功能 臭氧泄漏 传感器使 固定触点 间隙配合 控制面板 喇叭电源 向下移动 传输 传输管 导出管 内表面 上表面 下表面 右手把 门锁 按下 弹簧 箱门 显示屏 焊接 接通 警报 喇叭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左手把(1)、臭氧发生器(2)、散热孔(3)、传输箱(4)、导出管(5)、支脚(6)、箱门(7)、门锁(8)、指示灯(9)、控制面板(10)、右手把(11)、控制按钮(12)、显示屏(13),所述左手把(1)的下表面与臭氧发生器(2)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内表面安装于散热孔(3)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下表面与传输箱(4)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传输箱(4)的内表面安装于导出管(5)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传输箱(4)的下表面共设有四个支脚(6)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传输箱(4)的内表面安装于箱门(7)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箱门(7)的内表面安装于门锁(8)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指示灯(9)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10)的正面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内表面与控制面板(10)的外表面相粘合,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上表面与右手把(11)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传输箱(4)包括外壳(401)、电池盒(402)、第一电池(403)、第二电池(404)、喇叭(405)、固定触点(406)、支撑柱(407)、电磁铁(408)、移动板(409)、弹簧(410)、臭氧溶度传感器(411)、传输管(412),所述外壳(401)的内表面安装于传输管(412)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电池(403)通过电池盒(402)与第二电池(404)相连接,所述外壳(401)的内表面与喇叭(405)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外壳(401)的内表面与固定触点(406)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支撑柱(407)的左表面与电磁铁(408)的右表面相连接,所述移动板(409)的下表面与弹簧(410)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外壳(401)的内表面与臭氧溶度传感器(411)的外表面相贴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瑞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瑞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5432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气循环臭氧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拆装方便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