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常规能源用井下流体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929.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东;郭威;孙友宏;李强;邓孙华;张鹏宇;赵帅;陈强;刘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6/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常规能源用井下流体加热器,包括壳体、连续螺旋折流板、中心管、绝缘层、电涡流线圈、散热棒、高温热管、接线盒、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涡流效应间接加热流体,通过中心管中液态钠的沸腾传热、高温热管和连续螺旋折流板相结合提高井下流体的加热速率。加热器在井下的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输入电流实现加热器出口的二级密封,能有效避免井下流体回流至加热器中。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流体加热器 连续螺旋折流板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高温热管 井下流体 中心管 绝缘层 电涡流线圈 加热器出口 二级密封 沸腾传热 间接加热 输入电流 运行过程 单向阀 电涡流 接线盒 散热棒 液态钠 流体 井下 壳体 能源 加热 | ||
【主权项】:
1.一种非常规能源用井下流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连续螺旋折流板(2)、中心管(3)、绝缘层(4)、电涡流线圈(5)、高温热管(6)、接线盒(7)、散热棒(8)和单向阀(9);所述壳体(1)上部设置有锥型内螺纹,用于与外中心管(31)连接,锥型内螺纹下部设置有一台阶,用于放置垫圈,对壳体(1)与外中心管(3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壳体(1)下部设置有锥型外螺纹,用于与单向阀(9)连接;壳体(1)下部设置有锥形孔,用于与上阀体(92)配合密封加热器出口,防止井下流体回流;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2)与中心管(3)焊接为一个整体,连续螺旋折流板(2)由折流板单体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中心管(3)包括外中心管凸台(311)、外中心管柱(312)和内中心管(32),外中心管凸台(311)和外中心管柱(312)焊接为外中心管(31);外中心管柱(312)和内中心管(32)在下部焊接为一个整体;外中心管凸台(311)上部设置有锥型内螺纹,用于与外接工具连接;锥型内螺纹下部设置有线缆孔,用于穿过动力线,线缆孔与线缆管(71)焊接在一起;线缆孔下端凸台外缘设置有锥型外螺纹,用于与壳体连接;外中心管柱(312)由六片圆环焊接而成,上部在圆周方向设置有六个注气孔,用于向加热器中注入井下流体;注气孔下部设置有与线缆孔相对应的线缆通道,线缆通道与线缆管(71)焊接在一起;内中心管(32)下部设置有凸台,凸台用于在加热流体时强化电涡流效应,以及线圈通入直流电时,强化内中心管(32)的磁性,提高内中心管(32)吸引上阀体(92)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单向阀(9)的可靠性;所述的绝缘层(4)位于外中心管(31)和和内中心管(32)之间;所述的电涡流线圈(5)缠绕在内中心管(32)外侧,放置在内中心管(32)和外中心管(31)之间;所述的高温热管(6)穿过内中心管(32)和外中心管(31),与内中心管(32)和外中心管(31)焊接为一个整体,高温热管(6)不与线圈接触;一个螺旋周期内螺旋布置有8~12个高温热管(6),高温热管(6)均匀布置;高温热管(6)内设置有一层吸液芯,用于将散热段冷凝的传输至加热段;高温热管(6)中充填有液态钠,用作热量的传输介质;所述的接线盒(7)焊接在外中心管凸台(311)处的线缆孔外侧,接线盒(7)用于密封动力线和信号线,防止接线处出现短路;所述的散热棒(8)设置在电涡流线圈(5)内外两侧,交错均匀布置;散热棒(8)上端位于注气孔中;所述的单向阀(9)包括阀座(91)、上阀体(92)、弹簧(93)、下阀体(94)和温度传感器(95),阀座(91)上部设置有锥型内螺纹,用于与壳体(1)连接;阀座腔靠近阀座(91)下部凸台的位置开有传感器孔,用于穿过温度传感器(95);阀座(91)下部凸台中心开有通孔,用于放置上阀体(92);阀座(91)凸台中心孔外侧均匀设置有六个出气孔,用于高温流体通过;阀座(91)下部设置有锥形槽,用于与下阀体(94)配合密封出气孔;上阀体(92)上部为锥型,用于与壳体(1)的锥形孔配合达到密封加热器出口的目的;上阀体(92)下部均匀开有四个螺纹孔,用于固定下阀体(94);弹簧(93)置于上阀体(92)与阀座(91)下部凸台之间,用于在下入加热器时密封加热器出口;下阀体(94)为锥型,与阀座(91)下部锥型槽配合达到密封出气孔的目的;下阀体(94)中心部位均匀开有四个孔,用于与上阀体(92)连接,固定下阀体(9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56592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孔枪组合式定位盘结构
- 下一篇:电脉冲协同液氮冻融增透煤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