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光电、燃气混合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4095.7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安畅;刘金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30 | 分类号: | H02S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石燕妮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续航持久、能够快速恢复电力、以及可以实现多种无污染气体或者液体燃料燃烧发电的便携式光电、燃气混合电池。该便携式光电、燃气混合电池,包括金属壳体、塞贝克效应反应釜、三级螺旋导热管筒、二级螺旋导热管筒、一级螺旋导热管筒;在各级管筒之间垫石棉导热层,并且在石棉导热层内设置有光电效应管;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顶部设置有氧气桶;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螺旋导热管筒连接器、燃料桶、储水桶。采用该便携式光电、燃气混合电池提高了实用普适性以及便携性,大大提高了燃气利用率以及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混合 导热管 塞贝克效应 电池 导热层 反应釜 石棉 连接器 液体燃料燃烧 本实用新型 反应釜顶部 燃气利用率 无污染气体 二级螺旋 光电效应 金属壳体 快速恢复 一级螺旋 依次设置 续航 便携性 储水桶 普适性 燃料桶 管筒 下端 氧气 发电 | ||
【主权项】:
1.便携式光电、燃气混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1)、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位于金属壳体(1)中心位置;所述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嵌套式安装在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与金属壳体(1)之间,由外到内依次排列;所述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与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之间设置有第一石棉导热层(8);所述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与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之间,以及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与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石棉导热层(12);所述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与金属壳体(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2);所述金属壳体(1)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塑料外皮(14);所述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与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之间的第一石棉导热层(8)内设置有一级光电效应管(9);所述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与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之间的第二石棉导热层(12)内设置有二级光电效应管(10);所述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与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之间的第二石棉导热层(12)内设置有三级光电效应管(11);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的顶端设置有火花塞(15);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螺旋导热管筒连接器(21)、燃料桶(22)、储水桶(23),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二级螺旋导热管筒(4)、一级螺旋导热管筒(5)通过螺旋导热管筒连接器(21)连通;所述金属壳体(1)底端设置有底盖(13);所述储水桶(23)位于底盖(13)上方;所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顶部设置有氧气桶(18);所述氧气桶(18)上设置有连通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的氧气导管(16);所述氧气导管(16)延伸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内的一端设置有氧气锁气管(17);所述燃料桶(22)上设置有连通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的燃料导管(19);所述燃料导管(19)延伸到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内的一端设置有燃料锁气管(20);所述三级螺旋导热管筒(3)下端设置有冷凝管(24);所述冷凝管(24)与储水桶(23)连通;所述金属壳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7),所述顶盖(7)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A1)、第二接线端子(A2)、第三接线端子(B1)、第四接线端子(B2)、第五接线端子(B3)、第六接线端子(B4)、第七接线端子(B5)、第八接线端子(B6)、第九接线端子(B7)、第十接线端子(B8);所述第三接线端子(B1)与金属壳体(1)电连接,所述第四接线端子(B2)与三级光电效应管(11)电连接,所述第五接线端子(B3)与二级光电效应管(10)电连接,第六接线端子(B4)与一级光电效应管(9)电连接;所述第七接线端子与(B5)塞贝克效应反应釜(6)电连接,第八接线端子(B6)与一级光电效应管(9)电连接、第九接线端子(B7)与二级光电效应管(10)电连接,所述第十接线端子(B8)与三级光电效应管(11)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A1)、第三接线端子(B1)、第七接线端子(B5)通过导线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A2)、第十接线端子(B8)、第四接线端子(B2)通过导线依次电连接;所述第四接线端子(B2)、第五接线端子(B3)、第九接线端子(B7)、第八接线端子(B6)、第六接线端子(B4)、第七接线端子(B5)通过导线依次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71409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新能源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面光伏组件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