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8550.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9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娟;涂俊;吴寒梅;陈军;张林;孙俊忠;王坤;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S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包括前镜筒、中镜筒、后镜筒、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LED冷光源、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前镜筒的一端设置通孔,LED冷光源设于通孔处,前镜筒的另一端与中镜筒的一端连接,中镜筒的另一端与后镜筒的一端连接,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和第一隔片均设置在前镜筒内,第三聚光透镜、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均处于中镜筒内,第四聚光透镜设于后镜筒内,第一聚光透镜、第一隔片、第二聚光透镜、第二隔片、第三聚光透镜、第三隔片和第四聚光透镜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并抵紧连接,且均与前镜筒共轴,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的中心部位均设有通光孔。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透镜 隔片 前镜筒 后镜筒 医用LED冷光源 聚光装置 一端连接 通孔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依次排列 通光孔 抵紧 共轴 | ||
【主权项】:
1.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镜筒(10)、中镜筒(20)、后镜筒(30)、第一聚光透镜(40)、第二聚光透镜(50)、第三聚光透镜(60)、第四聚光透镜(70)、LED冷光源(80)、第一隔片(A)、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所述前镜筒(10)的一端设置通孔(11),通孔(11)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LED冷光源(80)设于所述通孔(11)处,前镜筒(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镜筒(20)的一端连接,中镜筒(2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镜筒(30)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镜筒(10)、中镜筒(20)和后镜筒(30)呈一字型排列,且相互共轴,所述LED冷光源(80)向前镜筒(10)内发光的发光角度为110~130度;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第二聚光透镜(50)和第一隔片(A)均设置在所述前镜筒(10)内,且第一隔片(A)处于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和第二聚光透镜(50)之间,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固定在所述通孔(11)上,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均处于中镜筒(20)内,且第三聚光透镜(60)处于所述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之间,所述第二隔片(B)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上的远离第一聚光透镜(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设于后镜筒(30)内,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与所述第三隔片(C)上的远离第三聚光透镜(6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第一隔片(A)、第二聚光透镜(50)、第二隔片(B)、第三聚光透镜(60)、第三隔片(C)和第四聚光透镜(70)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并抵紧连接,且均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后镜筒(30)上的远离前镜筒(10)的一端设有出光孔(31),所述出光孔(31)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第一隔片(A)、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的中心部位均分别用于光穿过的通光孔(a1、a2、a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1855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定位结构的折射式背光透镜
- 下一篇:导光圈及发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