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刚度弹簧减振的抗震支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1719.3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仁;吴波;苏新;戴亮;姚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金来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6 | 分类号: | F16L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刚度弹簧减振的抗震支吊架;其包括斜撑杆、竖撑杆和水平撑杆;斜撑杆作为主要抗震部件,其采用叠合弹簧减震器,其内主要包括三组不提供长度的弹簧及两个套筒构成;这种结构提供了一种变刚度的柔性抗震机制,具有良好减振抗震能力。三组不提供长度的叠合弹簧,可根据外部激励被动调整刚度,更能应于服役环境恶劣的管网支吊架的抗震和减振。本抗震支吊架具有抗震减振,加固支吊架的作用;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安装方便,极大地降低了成本;适用性好,可根据外部激励被动调整刚度,能应用于恶劣的服役环境;抗震支吊架具有良好的变刚度柔性抗震机制,使得抗震减振效能大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支吊架 减振 变刚度弹簧 服役环境 外部激励 变刚度 斜撑杆 弹簧 叠合 本实用新型 弹簧减震器 安装方便 抗震部件 抗震能力 水平撑杆 竖撑杆 管网 套筒 应用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变刚度弹簧减振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撑杆、竖撑杆(12.1)、水平撑杆(12.2);所述斜撑杆及竖撑杆(12.1)的下端连接在水平撑杆(12.2)左端部,其中,斜撑杆与水平撑杆(12.2)铰接,竖撑杆(12.1)通过螺杆与水平撑杆(12.2)连接;所述斜撑杆及竖撑杆(12.1)的上端分别与结构层(14.1)连接;所述斜撑杆相对于竖撑杆(12.1)倾斜40°~45°;竖撑杆(12.1)与水平撑杆(12.2)互相垂直;所述斜撑杆为叠合弹簧减震器;该叠合弹簧减震器包括外套筒(5.3),该外套筒(5.3)的上端设有第一螺纹连杆(4.1),下端设有第二螺纹连杆(4.2);其中,第一螺纹连杆(4.1)的一端与外套筒(5.3)的上端螺纹连接;该外套筒(5.3)的下端内部具有一弹簧压缩腔,在弹簧压缩腔内设有可压缩的螺旋弹簧组件,第二螺纹连杆(4.2)的一端穿过止挡盖(9.1)伸入弹簧压缩腔内,并与螺旋弹簧组件连接,使第二螺纹连杆(4.2)相对于外套筒(5.3)形成活塞式伸缩结构;所述螺旋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套筒(5.1)、第二套筒(5.2)、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第三弹簧(6.3)、限位块(8.1)、止挡环;所述第一套筒(5.1)、第二套筒(5.2)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套筒(5.1)的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在止挡环上,止挡环固定在第二螺纹连杆(4.2)的端部;止挡环通过止挡盖(9.1)被限制在弹簧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弹簧(6.1)置于第一套筒(5.1)的内部,第二弹簧(6.2)套设于第一套筒(5.1)的外部,第二套筒(5.2)套设在第二弹簧(6.2)的外部,第三弹簧(6.3)套设于第二套筒(5.2)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5.1)与第一弹簧(6.1)之间间隙配合,第一套筒(5.1)与第二弹簧(6.2)之间间隙配合,第二弹簧(6.2)与第二套筒(5.2)之间间隙配合,第三弹簧(6.3)与外套筒(5.3)之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簧(6.1)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6.2),第二弹簧(6.2)的长度大于第三弹簧(6.3);所述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和第三弹簧(6.3)的同一端焊接在限位块(8.1)上;第三弹簧(6.3)的另一端自由悬空,第二弹簧(6.2)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5.2)的端部焊接,第一弹簧(6.1)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筒(5.1)的端部焊接;所述弹簧压缩腔的轴向长度是第一套筒(5.1)轴向长度的一倍或者一倍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金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金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3171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排水装置的管夹
- 下一篇:凿岩机的油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