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岩溶裂隙水的双重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3795.4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2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海;王鹏;袁伟;李晓旭;刘小强;金俊喜;罗兴宇;李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03001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溶裂隙带排水结构,具体是一种隧道岩溶裂隙水的双重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排堵相结合的方法在处理隧道岩溶裂隙水时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种隧道岩溶裂隙水的双重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横向泄水管、环向排水管、沉砂井和第二横向泄水管;第一横向泄水管设置于隧道底部的初期支护层的下方且其底部设有若干竖向泄水管;所述环向排水管固定设置于初期支护层外侧;环向排水管下端与第一横向泄水管连通;若干沉砂井位于隧道的仰拱回填层内且与隧道中央排水管通过排水通道连通;若干第二横向泄水管呈左右对称分布于仰拱回填层内且将沉砂井、环向排水管两者连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岩溶裂隙带的隧道。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裂隙 隧道 横向泄水管 排水管 排水结构 环向 本实用新型 沉砂井 连通 初期支护 仰拱回填 左右对称分布 竖向泄水管 中央排水管 固定设置 排水通道 有效解决 排堵 下端 | ||
【主权项】:
1.一种隧道岩溶裂隙水的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泄水管(1)、环向排水管(2)、沉砂井(3)和第二横向泄水管(4);所述第一横向泄水管(1)设置于隧道底部的初期支护层(5)的下方;所述第一横向泄水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且其底部设有若干竖向泄水管(11);所述环向排水管(2)固定设置于初期支护层(5)外侧,且在远离初期支护层(5)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入水孔;所述环向排水管(2)的数目至少为两道,至少有一道环向排水管(2)下端与第一横向泄水管(1)连通;若干沉砂井(3)位于隧道的仰拱回填层(6)内,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于隧道中央排水管(61)的两侧,沉砂井(3)与隧道中央排水管(61)通过排水通道(31)连通;所述沉砂井(3)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若干第二横向泄水管(4)呈左右对称分布于仰拱回填层(6)内;所述第二横向泄水管(4)的一端通过排水孔与沉砂井(3)连通,另一端依次穿过隧道的衬砌层(7)、初期支护层(5)与至少一道环向排水管(2)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5379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排除矿体内暗河积水的泄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回风隅角气体检测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