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可CT观测的驱替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4247.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杜东兴;孙国龙;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可CT观测的驱替实验装置,属于泡沫低渗领域。为了解决在CO2驱替过程中无法在驱替的过程中同时进行CT扫描,更直观观测被驱替岩心的两相以及三相的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可以在驱替实验过程中同时进行CT扫描的实验装置,满足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动态观测被驱替岩心的两相及三相变化的要求。该新型可CT观测的驱替实验装置由该磨耗试验机由CO2泵给装置、水泵给装置、石油泵给装置、岩心夹持装置、压差测量装置、CT装置、背压装置组成。可在驱替实验过程中使用CT仪器观测饱水,饱油以及驱替过程中的微观变化过程,观测不同实验时间岩石内部各相的变化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装置 观测 岩心 实验过程 本实用新型 两相 压差测量装置 磨耗试验机 背压装置 泵给装置 变化效果 动态观测 夹持装置 三相变化 微观变化 直观观测 石油泵 饱水 饱油 低渗 水泵 岩石 | ||
【主权项】:
1.新型可CT观测的驱替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主要由CO2钢瓶(1),冷却罐(2),储水容器(3),储油容器(4),进口压力表(5),活塞式CO2泵(6),阀门Ⅰ(7),水泵(8),阀门Ⅱ(9),油泵(10),阀门Ⅲ(11),阀门Ⅳ(12),阀门Ⅴ(13),CT设备的X射线源(14),CT设备的探测器(15),岩心夹持器(16),阀门Ⅵ(17),阀门Ⅶ(18),出口压力表(19),缓冲罐(20),背压压力表(21),背压调节器(22),盛水烧杯(23),管道(24),恒温水浴腔体进口(25),恒温水浴腔体出口(26),水浴箱(27),恒温水浴腔体(28),恒温水浴泵(29),围压调节器(30),旋转底座(31),电动机(32),连接轴承(33),螺旋PEEK管(34)组成;其中:CO2钢瓶(1)通过3mm钢管管道(24)与冷却罐(2)相连,冷却罐(2)通过3mm钢管管道(24)与活塞式CO2泵(6)连接,活塞式CO2泵(6)与阀门Ⅰ(7)通过3mm钢管管道(24)连接,CO2钢瓶(1)、冷却罐(2)、活塞式CO2泵(6)和阀门Ⅰ(7)组成了CO2供给系统,其中,储水容器(3)通过3mm钢管管道(24)与水泵(8)相连接,水泵(8)上部连有阀门Ⅱ(9),储水容器(3)、水泵(8)和阀门Ⅱ(9)组成了水供给系统,储油容器(4)与油泵(10)通过3mm钢管管道(24)连接,油泵(10)上部设有阀门Ⅲ(11),储油容器(4)、油泵(10)和阀门Ⅲ(11)组成了油供给系统,岩心夹持器(16)的下部为螺旋PEEK管(34),螺旋PEEK管的下部为进口压力表(5),两者通过3mm钢管管道(24)连接,阀门Ⅳ(12),阀门Ⅵ(17)与岩心夹持器(16)并联连接,阀门Ⅴ(13)位于岩心夹持器(16)与进口压力表(5)之间,岩心夹持器(16)放置在内部,岩心夹持器(16)夹持着岩心位于X‑Ray CT室内,X射线源(14)发出X射线,射到探测器(15)上,岩心夹持器(16)与阀门Ⅶ(18)通过螺旋PEEK管(34)连接,通过3mm钢管管道(24)与出口压力表(19)相连,与出口压力表(19)相连接的为背压系统,由缓冲罐(20)与背压压力表(21)通过3mm钢管管道(24)相连接,背压调节器(22)通过3mm钢管管道分别与盛水烧杯(23)和缓冲罐(20)相连接,通过3mm钢管管道相连接,围压调节器(30)通过3mm钢管管道(24)与岩心夹持器(16)相连,恒温水浴腔体(28)与旋转底座(31)相连接,便于扫描时进行360o旋转,电动机(32)通过连接轴承(33)与旋转底座(31)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9424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土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基于北斗技术的土壤PH值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