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1380.9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7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龚国桢;方廷勇;黄玲;胡浙平;韦迪;魏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星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有导流管、连接于导流管两端的端盖、连接于其中一个端盖上的气泡水进水接头、连接于另一个端盖上的气泡水出水接头、设置于导流管内且邻近于气泡水进水接头的气液射流转接头、以及设置于导流管内多个重叠设置的超微纳米气泡导流传输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超微纳米气泡导流传输件,使得气泡水在超微纳米气泡导流传输件中传输的过程中,带有微气泡的气液混合液经过数次高压切割,流速发生多次变化,气泡越来越小,直至气泡水中的气泡被切割至超微纳米级别;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射流转接头对气泡水进行初步的分流,便于分流后的气泡水分别进行变道切割,使得气泡分裂更加快速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水 超微 导流管 本实用新型 纳米气泡 传输件 导流 端盖 纳米气泡发生器 切割 进水接头 转接头 气液 射流 气泡水出水 气液混合液 分流 纳米级别 重叠设置 微气泡 变道 邻近 传输 分裂 | ||
【主权项】:
1.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流管、连接于导流管两端的端盖、连接于其中一个端盖上的气泡水进水接头、连接于另一个端盖上的气泡水出水接头、设置于导流管内且邻近于气泡水进水接头的气液射流转接头、以及设置于导流管内多个重叠设置的超微纳米气泡导流传输件;所述的气液射流转接头包括有圆柱形的转接头、转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转接头上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气液射流转接头的进水口朝向气泡水进水接头,其出水口朝向超微纳米气泡导流传输件;每个超微纳米气泡导流传输件包括有两个导流圈A和两个导流圈B;每个导流圈A均包括有圆形且中心设置有导流口的第一底盘,设置于第一底盘内端面上且为环形凸起的第一封闭环、第一外错位环、第一内错位环和第一导流环;所述的第一导流环位于导流口的外周且位于第一内错位环的内圈,所述的第一导流环与第一内错位环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槽,第一内错位环位于第一外错位环的内圈且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槽,第一外错位环位于第一封闭环的内圈且之间形成第三环形槽,且第一封闭环外壁的直径与第一底盘的直径相等,第一外错位环、第一内错位环和第一导流环凸出的高度相等,第一封闭环的凸出高度大于第一外错位环凸出的高度,所述的两个导流圈A的内端面相对,且两个导流圈A第一封闭环相互接触抵合;每个导流圈B均包括有圆形的第二底盘、设置于第二底盘外端面上的一圈均匀分布的限位凸起、设置于第二底盘外端面上且为环形凸起的第二错位环和第二导流环,所述的一圈限位凸起的外壁与第二底盘的环形外侧壁对齐,所述的第二错位环位于一圈限位凸起的内圈且之间形成间距,第二导流环位于第二错位环的内圈且之间形成第四环形槽,第二错位环的高度和第二导流环的高度相等,一圈限位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二错位环的高度,所述的两个导流圈B的内端面相互接触抵合,两个导流圈B位于两个导流圈A组成的空腔内,且每个导流圈B的一圈限位凸起伸入到对应的一个导流圈A的第三环形槽且抵住第三环形槽的槽底,每个导流圈B的第二错位环朝向对应的一个导流圈A的第二环形槽且与第二环形槽的槽底之间形成间隙,每个导流圈B的第二导流环朝向对应的一个导流圈A的第一环形槽且与第一环形槽的槽底之间形成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星,未经魏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613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液快速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文丘里混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