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叠合式双管道共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8324.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5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骏飞;周炜峙;李德强;杨磊三;何其活;夏鹏;陈位洪;庞舒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叠合式双管道共井结构,包括开挖井,开挖井内设有上管组和下管组,开挖井的周壁上设有堆叠的若干个加固环形成挡泥筒,挡泥筒的外设有防水筒;上管组:包括多个管节,设在开挖井内的上管组称为接驳段,接驳段上的管节称为上接驳管,接驳段的前侧和后侧的管节称为上连接管,上连接管的一侧设在开挖井内并与接驳段连接,上连接管的另一侧设在防水筒外。由于上管组和下管组在均由同一个开挖井中施工形成,所以施工时间能大大缩短,占地面积小,且对道路的围闭面积小,对沿河居民的生活影响小。本实用新型用于水利系统的来回送水。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接驳 上管 上连接管 管节 本实用新型 叠合式 防水筒 井结构 双管道 挡泥 井内 下管 水利系统 段连接 加固环 接驳管 地下 堆叠 井中 施工 送水 周壁 居民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叠合式双管道共井结构,包括开挖井(1),其特征在于:开挖井(1)内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管组和下管组,开挖井(1)的周壁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堆叠的若干个加固环(2),所述若干个加固环(2)形成一个挡泥筒,挡泥筒的外设有防水筒,挡泥筒设在防水筒内;上管组:包括多个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管节,设在开挖井(1)内的上管组称为上接驳段,所述上接驳段包括至少一个管节,上接驳段上的管节称为上接驳管(31),上接驳段的前侧和后侧的管节称为上连接管(32),上连接管(32)的一侧设在开挖井(1)内并与上接驳段连接,上连接管(32)的中段依次穿过挡泥筒、防水筒,上连接管(32)的另一侧设在防水筒外;下管组:包括多个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管节,设在开挖井(1)内的下管组称为下接驳段,下接驳段为包括至少一个管节或下接驳段为具有开口向上的过水沟(311),下接驳段的前侧和后侧的管节称为下连接管(320),下连接管(320)的一侧设在开挖井(1)内并与下接驳段连接,下连接管(320)的中段依次穿过挡泥筒、防水筒,下连接管(320)的另一侧设在防水筒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783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用管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