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双排暗柱的加强无热桥保温夹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8694.4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13/04;B32B13/14;B32B27/02;B32B27/06;B32B27/34;E04B1/8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双排暗柱的加强无热桥保温夹芯板。包括前纵向承重板层、横向连接承重侧板、内混凝土层、外混凝土层、混凝土中肋、外排暗柱、外排保温板、底梁板、内排暗柱、后纵向承重板层、顶梁板、水平加强筋、外排竖向加强筋、内排竖向加强筋、中排竖向加强筋、网格布层和内排保温板,内置双排暗柱的加强无热桥保温夹芯板,上端设置有顶梁板,下端设置有底梁板,在底梁板和顶梁板之间的两侧端部分别为横向连接承重侧板,在底梁板和顶梁板之间的前、后端部分别为前纵向承重板层、后纵向承重板层,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无热桥技术和增强暗柱体系,不仅解决传统墙板强度不足的缺点,而且最大限度提升墙板保温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暗柱 承重板 顶梁板 无热桥 竖向加强筋 底梁板 内置 双排 外排 保温夹芯板 横向连接 混凝土层 保温板 承重 侧板 建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水平加强筋 保温夹芯 保温效果 传统墙板 两侧端部 强度不足 网格布层 后端部 上端 梁板 墙板 下端 混凝土 | ||
【主权项】:
1.一种内置双排暗柱的加强无热桥保温夹芯板,包括前纵向承重板层(1)、横向连接承重侧板(2)、内混凝土层(3)、外混凝土层(4)、混凝土中肋(5)、外排暗柱(6)、外排保温板(7)、底梁板(8)、内排暗柱(9)、后纵向承重板层(10)、顶梁板(11)、水平加强筋(12)、外排竖向加强筋(13)、内排竖向加强筋(14)、中排竖向加强筋(15)、网格布层(16)和内排保温板(17),其特征在于:内置双排暗柱的加强无热桥保温夹芯板,上端设置有顶梁板(11),下端设置有底梁板(8),在底梁板(8)和顶梁板(11)之间的两侧端部分别为横向连接承重侧板(2),在底梁板(8)和顶梁板(11)之间的前、后端部分别为前纵向承重板层(1)、后纵向承重板层(10),前纵向承重板层(1)、横向连接承重侧板(2)、后纵向承重板层(10)、底梁板(8)和顶梁板(11)围成墙板外框;横向连接承重侧板(2)与外排保温板(7)和内排保温板(17)竖直方向上高度一致;底梁板(8)的左右两端和顶梁板(11)的左右两端均伸到横向连接承重侧板(2)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底梁板(8)的前端和顶梁板(11)的前端均伸到前纵向承重板层(1)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底梁板(8)的后端和顶梁板(11)的后端均伸到后纵向承重板层(10)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在内置双排暗柱的加强无热桥保温夹芯板内靠近前纵向承重板层(1)、后纵向承重板层(10)的位置均设置网格布层(16),在保温夹芯板内靠近网格布层(16)的位置分别设置外混凝土层(4)、内混凝土层(3),在内混凝土层(3)和外混凝土层(4)之间设置若干外排保温板(7)和若干内排保温板(17),在外排保温板(7)和内排保温板(17)之间设置混凝土中肋(5),在混凝土中肋(5)内部设置横纵交错的水平加强筋(12)和中排竖向加强筋(15),每相邻的内排保温板(17)之间设置内排暗柱(9),每相邻的外排保温板(7)之间设置外排暗柱(6),内排暗柱(9)和外排暗柱(6)均相互交替交错设置,外排暗柱(6)和内排保温板(17)的中间位置相对应设置,内排暗柱(9)和外排保温板(7)的中间位置相对应设置,外排暗柱(6)的内部设置外排竖向加强筋(13),内排暗柱(9)的内部设置内排竖向加强筋(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1986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硬质纸张的平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湿保暖床品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