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涡轮与弹簧的单向式冲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0188.7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周仪;杨琳;熊洁;黎根银;周思奇;何虹志;胡志超;葛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涡轮与弹簧的单向式冲击器,由上接头、涡轮总成、传动总成、转换接头、冲击总成和下接头组成;上接头上部与钻杆连接,下部依次连传动壳体、转换接头和下接头,下接头下部与钻头连接,涡轮转子在钻井液的冲击作用下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依次带动涡轮轴、传动轴、锤体固定腔、冲击锤转动,冲击锤旋转与下接头发生碰撞,产生冲击扭转振动。本实用新型中,冲击锤关于锤体固定腔的轴线对称安放,其旋转一次可提供两次扭转振动冲击作用,冲击锤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和下接头不断出现周期性的周向碰撞。该工具产生的转动和冲击经下接头传递到钻头,使钻头产生高频单向周向振动,进而能有效的避免卡钻和粘滑现象产生,提高钻井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下接头 冲击锤 本实用新型 冲击作用 扭转振动 转换接头 冲击器 单向式 固定腔 上接头 涡轮 钻头 弹簧 锤体 转动 高速旋转运动 冲击总成 传动壳体 传动总成 涡轮转子 涡轮总成 周向振动 轴线对称 钻杆连接 钻井效率 钻头连接 传动轴 弹簧力 涡轮轴 钻井液 卡钻 粘滑 传递 | ||
【主权项】:
1.基于涡轮与弹簧的单向式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涡轮与弹簧的单向式冲击器由上接头(1)、涡轮总成、传动总成、转换接头(16)、冲击总成和下接头(18)组成;上接头(1)上端连接钻杆,下端连接传动总成中的传动壳体(14);所述的涡轮总成包括轴承封盖(2)、角接触球轴承(3)、防掉挡圈a(4)、传动键(5)、涡轮转子(6)、涡轮定子(7)、涡轮轴(8)、定位圈(9)、矩形密封圈(10)、圆柱滚子轴承(11)、推力球轴承(12)、防掉挡圈b(13),轴承封盖(2)与涡轮轴(8)通过螺纹进行配合,轴承封盖(2)下方安放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涡轮转子(6)、涡轮定子(7)通过传动键(5)安装在涡轮轴(8)上,防掉挡圈a(4)安装在涡轮轴(8)的上部,定位圈(9)安放在涡轮轴(8)的台阶上,其上部与涡轮定子(7)接触,矩形密封圈(10)安装在上接头(1)上,涡轮轴(8)位于上接头(1)内,圆柱滚子轴承(11)、推力球轴承(12)、防掉挡圈b(13)均安装在涡轮轴(8)上,涡轮轴(8)下端与传动轴(15)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配合;所述的传动总成包括传动壳体(14)、传动轴(15),传动壳体(14)上端与上接头(1)连接,下端与转换接头(16)连接,传动轴(15)上端与涡轮轴(8)连接,下端与锤体固定腔(17)连接;所述冲击总成包括锤体固定腔(17)、下接头(18)、弹簧(19)、导向杆(20)、冲击锤(21)、挡板(22)、垫圈a(23)、锁紧螺钉(24)、垫圈b(25)、锁紧螺母(26),下接头(18)通过螺纹与转换接头(16)进行连接,锤体固定腔(17)通过螺纹与传动轴(15)进行连接,冲击锤(21)通过锤体固定腔(17)上开设的矩形通孔卡入锤体固定腔(17)内,弹簧(19)穿过导向杆(20),安装在对称安放的两个冲击锤(21)的中间,导向杆(20)穿过锤体固定腔(17)和冲击锤(21)上开设的通孔,通过其两端开设的螺纹与垫圈b(25)、锁紧螺母(26)进行配合,挡板(22)通过垫圈a(23)、锁紧螺钉(24)与锤体固定腔(17)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2401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潜孔钻机组装的转向节
- 下一篇:基于叶轮与弹簧的扭转振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