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灌浆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6558.2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进科;裴向军;王文臣;陈礼仪;叶长文;温继伟;王胜;李之军;霍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林合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灌浆测试系统,包括岩体结构面模拟模块、环境条件模拟模块、动力供浆及回收模块、信息监测采集模块;所述岩体结构面模拟模块分别与环境条件模拟模块、动力供浆及回收模块、信息监测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环境条件模拟模块和动力供浆及回收模块还分别与信息监测采集模块相连接;通过各模块之间配合连接,实现物理模拟试验针对真实的物理实体进行研究,更真实的反映浆液与被灌介质之间的流固耦合关系,有效的实现了在动水环境下和结构面发育岩体的浆液扩散规律的模拟。 | ||
搜索关键词: | 岩体结构面 环境条件模拟 采集模块 信息监测 供浆 测试系统 模拟模块 三维网络 灌浆 回收 物理模拟试验 本实用新型 浆液扩散 流固耦合 配合连接 物理实体 结构面 动水 岩体 发育 研究 | ||
【主权项】:
1.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灌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岩体结构面模拟模块(1)、环境条件模拟模块(2)、动力供浆及回收模块(3)、信息监测采集模块(4);所述岩体结构面模拟模块(1)分别与环境条件模拟模块(2)、动力供浆及回收模块(3)、信息监测采集模块(4)连接;所述信息监测采集模块(4)还分别与环境条件模拟模块(2)和动力供浆及回收模块(3)连接;所述岩体结构面模拟模块(1)包括支撑框架(5)、设置在支撑框架(5)内且具有进液口(501)与排液口(502)的岩体结构(6)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5)下表面两端的升降机构(7)和调节机构(8);所述岩体结构(6)包括多组结构面,所述结构面由多个具有相同特征裂隙(9)的裂隙模板(10)组成,且相邻裂隙模板(10)的裂隙(9)相互连接,所述裂隙模板(10)中的裂隙(9)分别与进液口(501)和排液口(502)相连通;所述裂隙(9)包括上层面(11)、下层面(12)以及位于上层面(11)与下层面(12)之间升降件(13),且所述上层面(11)与下层面(12)之间具有供浆液流入的空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27655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