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电磁式汽车换挡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9202.2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9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庞媛媛;杜万庆;杨钧;杜庆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吴楠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电磁式汽车换挡控制机构,包括外壳、手柄杆、齿轮、齿条和转轴,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外壳内,手柄杆的一端和齿轮均固定在转轴上,齿条处于外壳内齿轮一侧的滑道上,且与齿轮啮合,还包括磁珠和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设置在与齿条相对的齿轮另一侧,电路控制板通过导线与外壳上设置的端子连接;在进行换挡操作时,通过转动手柄杆带动同轴的齿轮旋转,当齿轮上的磁珠转动到霍尔传感器相对的位置后,触发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经过后续处理完成换挡控制过程,由于换挡时无需接触换挡器件即可完成换挡过程,从而避免换挡接触磨损现象发生,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有利于汽车持续稳定的操控。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齿轮 电路控制板 齿条 转轴 换挡控制机构 电磁式汽车 霍尔传感器 手柄杆 磁珠 内置 本实用新型 外壳内齿轮 转动手柄杆 齿轮啮合 齿轮旋转 端子连接 后续处理 换挡操作 换挡控制 使用寿命 输出信号 轴承设置 触发 操控 滑道 同轴 磨损 转动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内置电磁式汽车换挡控制机构,包括外壳(2)、手柄杆(1)、齿轮(4)、齿条(3)和转轴,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外壳(2)内,手柄杆(1)的一端和齿轮(4)均固定在转轴上,齿条(3)处于外壳(2)内齿轮(4)一侧的滑道上,且与齿轮(4)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珠(5)和电路控制板(6),电路控制板(6)设置在与齿条(3)相对的齿轮(4)另一侧,电路控制板(6)通过导线与外壳(2)上设置的端子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6)上的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和感应发射电路,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稳压芯片78L12、电容C1和电容C2,二极管D1的正极与VIN接口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78L12的IN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78L12的OUT端和电压输出端VCC连接,稳压芯片78L12的GND端接地;所述感应发射电路包括霍尔传感器HAL3144E、智能功率模块芯片BTS550P、快速恢复二极管D2、快速恢复二极管D3、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3,电压输出端VCC与霍尔传感器HAL3144E的Vin端连接,霍尔传感器HAL3144E的Vout端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智能功率模块芯片BTS550P的IN端连接,智能功率模块芯片BTS550P的FB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智能功率模块芯片BTS550P的OUT1端与电阻R4的一端、快速恢复二极管D2的负极和智能功率模块芯片BTS550P的OUT2端连接,智能功率模块芯片BTS550P的VCC端与VIN接口端和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霍尔传感器HAL3144E的GND端均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2892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换挡机构中的分体式壳体
- 下一篇:液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