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用接收井地基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9287.6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文;薛青松;孙伟夫;马立云;熊杰;谭明海;魏宗华;卫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0 | 分类号: | E21D5/00;E21D5/04;E21D9/00;E02D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大同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用接收井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对接收井进行围护的基坑围护结构、位于接收井内侧底部的井底加固结构和位于接收井正后方的进洞口加固结构,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对竖井进行围护的钻孔桩围护结构、位于钻孔桩围护结构外侧的基坑止水帷幕和支撑于钻孔桩围护结构上的冠梁;井底加固结构为采用井底加固桩对水平底板正下方土体进行加固后形成的桩基础,进洞口加固结构为采用进洞加固桩对进洞加固区域的土体进行加固后形成的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由钻孔桩围护结构和止水帷幕组成基坑围护结构,既稳固又防水;同时设置有进洞加固结构确保进洞过程安全、平稳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井 加固结构 围护结构 钻孔桩 基坑围护结构 地基加固结构 洞口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 矩形顶管 大断面 加固桩 土体 围护 施工 竖井 过程安全 基坑止水 加固区域 水平底板 止水帷幕 桩基础 冠梁 防水 稳固 支撑 帷幕 | ||
【主权项】:
1.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用接收井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收井(1)进行围护的基坑围护结构、位于接收井(1)内侧底部的井底加固结构(7)和位于接收井(1)正后方的进洞口加固结构(9),所述接收井(1)的水平底板(4)位于井底加固结构(7)正上方;所述接收井(1)为由上至下开挖形成的竖井;所述竖井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竖井的四个井壁(2)均为呈竖直向布设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水平底板(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四个所述井壁(2)均与水平底板(4)浇筑为一体;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对所述竖井进行围护的钻孔桩围护结构、位于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外侧的基坑止水帷幕(6)和支撑于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上的冠梁(3),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和所述基坑止水帷幕(6)的横截面形状均与所述竖井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包括一圈沿接收井(1)的四周开挖边线布设的钻孔桩(5),所述钻孔桩(5)呈竖直向布设,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中所有钻孔桩(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基坑止水帷幕(6)为由一圈沿接收井(1)的四周开挖边线布设的三轴搅拌桩围成的竖向止水结构;所述冠梁(3)为方形且其形状与所述竖井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冠梁(3)呈水平布设且其为钢筋混凝土梁,每个所述钻孔桩(5)的顶端均与冠梁(3)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钻孔桩(5)位于井壁(2)外侧,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中所有钻孔桩(5)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为钢筋混凝土桩;所述井底加固结构(7)为采用井底加固桩对水平底板(4)正下方土体进行加固后形成的桩基础,所述井底加固结构(7)位于所述钻孔桩围护结构内侧,所述井底加固桩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加固桩;所述进洞口加固结构(9)为采用进洞加固桩对进洞加固区域的土体进行加固后形成的加固结构,所述进洞加固桩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加固桩;所述进洞加固区域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位于接收井(1)的正后方,所述进洞加固区域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其宽度与基坑止水帷幕(6)的横向宽度相同;四个所述井壁(2)分别为前侧井壁、位于所述前侧井壁正后方的后侧井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前侧井壁与所述后侧井壁左右两侧之间的左侧井壁和右侧井壁;所述后侧井壁中部开有供顶管机通过的进洞口(10),所述进洞口加固结构(9)位于进洞口(10)的正后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30928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