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车用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0852.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8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电磁继电器,包括衔铁、支撑座、导电弹片、塑胶底座、电磁铁、第一静弹片和第二静弹片,衔铁位于支撑座的上方,导电弹片同时铆接于衔铁和支撑座。衔铁的后端形成两限位片,每一限位片的内侧面皆向下且向外倾斜;支撑座为包括区域一和区域二的L型座,区域一的上表面为从后向前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导电弹片包括A区域、B区域、C区域和引脚区域,引脚区域为由单层铜片向外翻折并压合而成的双层铜片,其它区域为单层铜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弹片和衔铁的配合作用,实现导电弹片的前端的动触点与继电器的静触点的通断,动作灵敏度高,衔铁在导电弹片带动下的回位能力强,稳定性佳,且实现继电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弹片 衔铁 支撑座 铜片 继电器 用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引脚区域 静弹片 限位片 新型车 单层 电磁铁 动作灵敏度 塑胶底座 向下倾斜 动触点 集成化 静触点 能力强 倾斜面 上表面 铆接 通断 外翻 压合 侧面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车用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衔铁(10)、支撑座(20)、导电弹片(30)、塑胶底座(40)、电磁铁(70)、第一静弹片(50)和第二静弹片(60),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和绕于所述铁芯外的线圈,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埋入所述塑胶底座,另一端的上方设有所述衔铁,所述衔铁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导电弹片同时铆接于所述衔铁和所述支撑座,所述电磁铁固定于所述塑胶底座,所述第一静弹片和所述第二静弹片固定于所述塑胶底座,所述导电弹片位于所述第一静弹片及第二静弹片之间并与后两者的其中之一电接触;所述导电弹片、所述第一静弹片及所述第二静弹片分别延伸出连接电路板的引脚(501);所述衔铁的上表面具有两个用于铆接所述导电弹片的第一凸包(101),两所述第一凸包的中心距(d1)为3.8±0.03mm;定义所述衔铁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为后端,所述衔铁的后端形成两限位片(102),每一限位片皆从所述衔铁的后端面向下延伸而成,每一限位片的内侧面皆向下且向外倾斜,且所述限位片的内侧面与所述衔铁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α1)为15‑19°,每一限位片的外侧面皆为竖直面;所述支撑座为L型座,所述L型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区域一(201)和区域二(202),所述区域一与所述区域二之间形成的夹角(α2)为89‑90°,所述区域一的上表面为从后向前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3)为87.9‑88.5°,所述区域一的后侧面具有两个用于铆接弹片的第二凸包(2011),两所述第二凸包的中心距(d2)为3.6±0.03mm,所述区域二具有一用于安装所述铁芯的安装通孔(2021),使用状态下,所述衔铁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且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区域一的后方,工作时,所述衔铁能够以所述区域一的倾斜面的后侧为支点上下摆动;所述衔铁的表面粗糙度为0.8‑1.2μm;定义所述导电弹片与衔铁接触的一面为内;所述导电弹片(30)依次包括A区域(301)、B区域(302)、C区域(303)和引脚区域(304),所述A区域、所述B区域、所述C区域和所述引脚区域依次连接,所述A区域具有一动触点铆接孔(3011),所述动触点铆接孔的直径为0.55‑0.65mm,铆接入所述动触点铆接孔的动触点(305)的上端和下端皆能够与继电器的第一、第二静弹片的静触点(502)接通或断开;所述B区域(302)包括与A区域和C区域连接的中间段(3021)以及从中间段向左、右两侧延伸而成的侧边段(3022),两侧边段完全对称,每一侧边段皆具有一个用于将导电弹片铆接于继电器的衔铁的第一铆接孔(3023),所述第一铆接孔的直径为0.38‑0.43mm,两所述第一铆接孔的孔心之间的距离(D1)为1.95‑2.15mm,所述侧边段的高度(H1)为0.85‑0.95mm;所述C区域(303)具有两个第二铆接孔(3031)、一个腰形通孔(3032)和一个腰形凸起(3033),通过所述第二铆接孔将所述导电弹片铆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二铆接孔的直径为0.38‑0.43mm,两所述第二铆接孔的孔心之间的距离(D2)为0.95‑1.12mm;所述腰形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铆接孔的上方,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腰形凸起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A区域、所述B区域和所述C区域均为单层铜片,所述A区域、所述B区域和所述C区域的厚度(D3)均为0.072‑0.078mm,且所述引脚区域为由单层铜片向外翻折并压合而成的双层铜片,所述引脚区域的厚度(D4)为0.140‑0.152mm,所述引脚区域的上端的宽度(W1)为1.01‑1.05mm,且下端的宽度(W2)为0.57‑0.6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34085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器
- 下一篇:双路选择磁保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