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细胞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4357.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7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干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连接套,且连接套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阀座,且阀座的底部外壁和阀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防逆流膜片,所述外壳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活塞筒,且活塞筒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筒,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采集筒,且采集筒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在采集干细胞时能添加肝素防凝结,且肝素的注入量根据血液的采集量变化,不会造成肝素添加过多或过少,能让肝素和含有干细胞的血液充分混合,从而避免出现倒流现象。 | ||
搜索关键词: | 干细胞 肝素 内壁 底部外壁 阀体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顶部内壁 顶部外壁 连接通孔 采集筒 活塞筒 连接套 阀座 杆孔 密封圈 采集 血液 充分混合 底部内壁 防逆流 活塞杆 连接筒 量变化 注入量 膜片 凝结 | ||
【主权项】:
1.干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外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连接套(23),且连接套(23)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阀体(24),所述阀体(2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阀座(22),且阀座(22)的底部外壁和阀体(24)的底部内壁设置有防逆流膜片(33),所述外壳(2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活塞杆(9),所述外壳(2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活塞筒(4),且活塞筒(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筒(18),所述外壳(21)的内壁设置有采集筒(20),且采集筒(2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套接于连接筒(18)的外壁,所述采集筒(20)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套接于连接套(23)的外壁,所述外壳(2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肝素筒(15),且肝素筒(1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二活塞杆(13),第二活塞杆(1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活塞(14),所述第二活塞杆(1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2),且第二伸缩杆(1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0),所述第一活塞杆(9)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压板(8),且第一伸缩杆(10)的一侧外壁设置于压板(8)的一侧外壁,所述外壳(2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侧壳(27),且侧壳(27)的底部内壁设置有转轴(29),所述外壳(2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转轴通孔,且两个转轴通孔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轴(6)和第二齿轮轴(28),第一齿轮轴(6)和第二齿轮轴(28)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26),所述第一齿轮(5)的外壁和第二齿轮(26)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齿轮带(2),所述肝素筒(1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加液孔,且加液孔的内壁设置有软塞(16),所述肝素筒(15)的出液端设置有止流阀,且止流阀的出液端设置有肝素管(17),肝素管(17)插接于连接筒(18)的外壁,所述压板(8)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杆(7),且连杆(7)焊接于齿轮带(2)的一侧外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46435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验证菌根网络在植物间作用装置
- 下一篇:干细胞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