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洪和防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7468.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4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攀;杨志全;张震;张焜;杨文才;贾彬;王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洪和防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该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包括分离系统、消能系统、停淤清淤系统、引水渠,分离系统包括1个以上拦石沟和拦水闸门,消能系统包括降速槽、防爬高挡板、防冲击挡板、分淤道,停淤清淤系统包括停淤池、进淤口、引水槽、泄淤闸门、泄淤道。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泥石流和洪水的爆发特点及物源性质,通过设置分离系统、消能系统、停淤清淤系统和引水渠来对泥石流进行消能,若泥石流或洪水流量过大、冲击力过大时,可在沿河道或沟谷的外侧设置多级防洪和防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实现泥石流的分级消能减量,分级分量控制泥石流灾害,实现洪水和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治。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地质灾害防治 消能 分离系统 清淤系统 本实用新型 引水渠 防洪 分级 防冲击挡板 泥石流灾害 挡板 洪水 洪水流量 外侧设置 水闸门 引水槽 沟谷 减量 降速 冲击力 闸门 | ||
【主权项】:
1.一种防洪和防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系统、消能系统、停淤清淤系统、引水渠(19),分离系统包括1个以上拦石沟(3)和拦水闸门,1个以上拦石沟(3)垂直于河道(1)的水流方向分级设置在河道(1)上游,拦水闸门包括防治系统拦水闸门(2)和河道拦水闸门(4),河道拦水闸门(4)设置在河道(1)内且在拦石沟(3)的下游,河道拦水闸门(4)与河道(1)内的水流方向垂直;消能系统包括降速槽(7)、防爬高挡板(10)、防冲击挡板(11)、分淤道(12),降速槽(7)的顶端开口,降速槽(7)设置在河道(1)一侧且降速槽(7)位于河道拦水闸门(4)上游,降速槽(7)与河道(1)的连通处设置防治系统拦水闸门(2),防治系统拦水闸门(2)与河道拦水闸门(4)固定连接且防治系统拦水闸门(2)与河道拦水闸门(4)的顶端连通形成人行通道,降速槽(7)包括相互连通的降速直道和降速弯道(9),降速弯道(9)的顶部设置有防爬高挡板(10),降速弯道(9)的内壁设置有防冲击挡板(11),降速槽(7)侧端的顶部设置有与降速槽(7)连通的分淤道(12),分淤道(12)的另一端与河道连通;停淤清淤系统包括停淤池(14)、进淤口(13)、引水槽(15)、泄淤闸门(17)、泄淤道(18),进淤口(13)设置在停淤池(14)的侧端且进淤口(13)与降速槽(7)的末端连通,与进淤口(13)相对的停淤池(14)另一端设置有泄淤闸门(17),停淤池(14)顶端的壁上沿泥流方向开设有引水槽(15),引水槽(15)通过引水闸门与进淤口(13)连通,引水槽(15)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6)且出水孔(16)与停淤池(14)内部连通,泄淤道(18)一端与泄淤闸门(17)连通且另一端与河道(1)连通,引水渠(19)开设在泄淤道(18)一侧且引水渠(19)的水流方向与泄淤道(18)的泥流方向相反,引水渠(19)与泄淤闸门(17)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48746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除冰雪装置
- 下一篇:基于桩顶顶推平台的码头一体化施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