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输入无返回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3727.8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8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磊;何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5/00 | 分类号: | F16H35/00;F16D55/38;B64C1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仉宇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输入无返回驱动机构,属于传动制动技术领域,包括电机、手动旋转输入齿轮、输入齿轮、减速机构和无返回机构,其中的无返回机构利用钢球和球道盘的传动结构实现了单向转矩的传动,反向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而取代各驱动源处的制动器作用,进而减少制动器的控制程序、控制电路等,降低了驱动装置的重量、体积和失效概率,提高了产品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返回机构 驱动机构 输入齿轮 控制程序 产品安全性 制动器作用 传动结构 传动制动 单向转矩 减速机构 控制电路 驱动装置 失效概率 手动旋转 制动器 驱动源 返回 传动 钢球 球道 电机 | ||
【主权项】:
1.一种双输入无返回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手动旋转输入齿轮、输入齿轮、减速机构和无返回机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输入齿轮一体旋转,手动旋转输入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电机轴与减速机构联接,减速机构与无返回机构联接,无返回机构将转矩输出;无返回机构包括输入轴、右球道盘、左球道盘、输出轴、弹簧、第一动摩擦片、第二动摩擦片、静摩擦片、碟形弹簧和钢球;输入轴和输出轴均延伸到壳体内,右球道盘、左球道盘、输出轴、弹簧、第一动摩擦片、第二动摩擦片、静摩擦片、碟形弹簧和钢球均位于壳体内;静摩擦片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输入轴的端部套装在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外,输入轴的端部内壁设置有键齿,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开有键槽,输入轴的端部与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键槽配合并能够一体旋转,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的键槽的开口大于键齿宽度,使得输入轴与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之间存在旋转余量;输出轴贯穿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设置,且输出轴与右球道盘内花键连接,且右球道盘相对于输出轴和输入轴不能轴向移动;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上开有球道,钢球位于球道内;第一动摩擦片固定在左球道盘的颈部,弹簧安装在左球道盘上,并实施弹簧力将第一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压在一起;第二动摩擦片固定在输出轴上,碟形弹簧固定在输出轴上,并能够在左球道盘向左移动时提供相对的弹簧力,使得第二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压紧在一起;当输入轴输入转矩,会带动右球道盘和左球道盘转动,并通过内花键带动输出轴输出转矩;当输出轴输入转矩时,会带动右球道盘转动,右球道盘在旋转余量范围内旋转时会与左球道盘产生旋转位移,并使得钢球从球道中爬升,在第一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的摩擦力作用下左球道盘不能转动,只能做轴向左移,并推动第一动摩擦片、静摩擦片与第二动摩擦片挤压在一起并生成制动力矩,从而实现了限制输出轴反向传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52372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Z轴丝杠密封结构
- 下一篇:单驱动式多丝杆同步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