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串联液流通道的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3697.5 | 申请日: | 201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良;邓英俊;喻理梵;丁孺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48;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串联液流通道的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活塞杆、端盖、缸体、活塞头、阀芯、励磁线圈及绕线架等组成。阀芯与绕线架之间的间隙形成锥形液流通道,外缸体与绕线架之间的间隙形成圆环形液流通道,两者构成串联液流通道结构,在磁场作用下可形成四段有效阻尼间隙。其中,绕线架与阀芯之间构成的液流通道可形成两段锥形有效阻尼间隙,调节阀芯位置可改变阻尼间隙的厚度,起到调节阻尼力大小的作用。励磁线圈通电工作时,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可实现阻尼力的有效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串联液流通道有效增大了液流阻尼长度,保证了阻尼器能够输出足够大且可调范围广的阻尼力,特别适用于铁路、交通等行业减振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液流通道 绕线架 串联 阻尼间隙 阻尼力 阀芯 磁流变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 间隙形成 励磁线圈 有效阻尼 可调式 液流通道结构 磁场作用 减振系统 控制电流 有效控制 活塞杆 活塞头 可改变 外缸体 圆环形 阻尼器 端盖 缸体 可调 两段 液流 通电 输出 铁路 交通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串联液流通道的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活塞杆(2)、左端盖(3)、外缸体(4)、左内缸体(5)、左圆锥销(6)、活塞头(7)、右圆锥销(8)、阀芯(9)、绕线架(10)、励磁线圈(11)、右内缸体(12)、右端盖(13)、锁紧螺母(14)及右吊耳(15);活塞杆(2)左端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端盖(3)与左内缸体(5)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端盖(3)与左内缸体(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缸体(4)与左内缸体(5)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端盖(3)与外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2)中间部分加工有圆形凸起,活塞头(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圆形凸起部分过渡配合;活塞头(7)左端与活塞杆(2)通过左圆锥销(6)进行轴向定位;活塞头(7)右端与活塞杆(2)通过右圆锥销(8)进行轴向定位;活塞头(7)外表面与左内缸体(5)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绕线架(10)左端与左内缸体(5)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绕线架(10)右端与右内缸体(12)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励磁线圈(11)缠绕于绕线架(10)的绕线槽(1001)中,其引线经由右内缸体(12)的引线槽(1201)从右端盖(13)的引线孔(1301)引出阻尼器;阀芯(9)中心部分开有阶梯孔(903),活塞杆(2)右端可在阀芯(9)中心阶梯孔(903)内左右移动;阀芯(9)左端加工有圆形凸台(901),圆形凸台(901)与活塞杆(2)右端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阀芯(9)右侧攻有外螺纹,可与右端盖(13)中部开的内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14)机械锁紧定位;右端盖(13)与右内缸体(12)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右端盖(13)与右内缸体(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缸体(4)与右内缸体(12)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右端盖(13)与外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右吊耳(15)与阀芯(9)右端通过螺纹紧固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55369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