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组串锂电池动态特性的分选组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7196.4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1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组串锂电池动态特性的分选组配系统。依据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蓄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电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采用将2个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进行交换电能完成节能方式的充放电过程并对各个蓄电池单体的动态监测及统计分析数据进行比对,使得蓄电池组串组配能够满足产品性能标准以及应用场景允许的动态一致性误差范围要求,突破现有技术采用静态检测及据此组配分选的惯用手段,创新了一种动态组配分选的新系统,减少了储能系统运行中不一致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应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蓄电池单体的损伤并改善蓄电池组串不一致性的状况,提升了储能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分选 组配 蓄电池组串 电化学储能 蓄电池单体 不一致性 储能系统 动态特性 锂电池 充放电子系统 统计分析数据 应用技术领域 锂离子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充放电过程 电化学反应 动态一致性 资源利用率 产品性能 动态过程 动态监测 范围要求 技术采用 节能方式 静态检测 应用场景 应用效率 充放电 动态组 新系统 比对 损伤 交换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双组串锂电池动态特性的分选组配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控制模块(011)、系统控制总线(012)、电网(013)、交流电力线(014)、电网接入断开开关(015)、第1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10)、第1蓄电池组串第1单体蓄电池(101)、第1蓄电池组串第2单体蓄电池(102)、第1蓄电池组串第n单体蓄电池(10n)、第1蓄电池组串第1信号采集线(111)、第1蓄电池组串第2信号采集线(112)、第1蓄电池组串第3信号采集线(113)、第1蓄电池组串第n信号采集线(11n)、第1蓄电池组串第n+1信号采集线(11n+1)、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端子(11)、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端子(12)、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13)、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14)、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15)、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交流输出保护及电控开关(16)、第2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20)、第2蓄电池组串第1单体蓄电池(201)、第1蓄电池组串第2单体蓄电池(202)、第2蓄电池组串第n单体蓄电池(20n)、第2蓄电池组串第1信号采集线(211)、第2蓄电池组串第2信号采集线(212)、第2蓄电池组串第3信号采集线(213)、第2蓄电池组串第n信号采集线(21n)、第2蓄电池组串第n+1信号采集线(21n+1)、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端子(21)、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端子(22)、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23)、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24)、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25)、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交流输出保护及电控开关(26),其中:第1蓄电池组串第1单体蓄电池(101)、第1蓄电池组串第2单体蓄电池(102)、第1蓄电池组串第n单体蓄电池(10n)中相邻的单体蓄电池正负极分别依次串联,构成第1蓄电池串联组串,其蓄电池组串的正极顺次通过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端子(11)、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13) 接入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15)直流侧正极,同时蓄电池组串的负极顺次通过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端子(12)、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14)接入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15)直流侧负极,再由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15)通过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交流输出保护及电控开关(16)连接交流电力线(014)以及通过电网接入断开开关(015)接入电网(013),构成第1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通过电网进行充放电的电力路径;第2蓄电池组串第1单体蓄电池(201)、第2蓄电池组串第2单体蓄电池(202)、第2蓄电池组串第n单体蓄电池(20n)中相邻的单体蓄电池正负极分别依次串联,构成第2蓄电池串联组串,其蓄电池组串的正极顺次通过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端子(21)、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23)接入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25)直流侧正极,同时蓄电池组串的负极顺次通过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端子(22)、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24)接入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25)直流侧负极,再由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25)通过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交流输出保护及电控开关(26)连接交流电力线(014)以及通过电网接入断开开关(015)接入电网(013),构成第2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通过电网进行充放电的电力路径;同时,第1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充放电的电力路径与第2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充放电的电力路径通过交流电力线(014)相连接,构成第1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与第2蓄电池组串充放电子系统之间相互进行充放电的电力路径;具有n个单体蓄电池串联的蓄电池组串配置n+1根信号采集线,确保连接每一个蓄电池单体的正极和负极各有一根信号采集线连接到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即第1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10)通过第1蓄电池组串第1信号采集线(111)、第1蓄电池组串第2信号采集线(112)、第1蓄电池组串第3信号采集线(113)、第1蓄电池组串第n信号采集线(11n)、第1蓄电池组串第n+1信号采集线(11n+1)分别顺次对应连接第1蓄电池组串第1单体蓄电池(101)、第1蓄电池组串第2单体蓄电池(102)、第1蓄电池组串第n单体蓄电池(10n),构成第1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10)采集第1蓄电池组串的每一个蓄电池单体的信息链路;同时第2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20)通过第2蓄电池组串第1信号采集线(211)、第2蓄电池组串第2信号采集线(212)、第2蓄电池组串第3信号采集线(213)、第2蓄电池组串第n信号采集线(21n)、第2蓄电池组串第n+1信号采集线(21n+1)分别顺次对应连接第2蓄电池组串第1单体蓄电池(201)、第2蓄电池组串第2单体蓄电池(202)、第2蓄电池组串第n单体蓄电池(20n),构成第2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20)采集第2蓄电池组串的每一个蓄电池单体的信息链路;系统控制模块(011)通过系统控制总线(012)分别连接第1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10)、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13)、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14)、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15)、第1储能双向逆变模块交流输出保护及电控开关(16)、第2蓄电池参数信号采集模块(20)、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23)、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直流保护及电控开关(24)、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25)、第2储能双向逆变模块交流输出保护及电控开关(26),构成系统控制模块(011)对蓄电池单体进行实时监测以及锂电池组配分选信息的处理与系统运行管控的通信链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55719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