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7203.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莹;张晓宇;常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博纳琪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4;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7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包括进料箱、过滤网、隔板、进料盖、进料口、不锈钢板、电加热器、一号电机、一号螺旋叶片、保温层、一号导流块、支架、出油管、二号螺旋叶片、二号导流块、搅拌齿、搅拌筒体、调和釜、气泵、氮气管和二号电机,本实用通过气泵向调合釜内冲入氮气,因为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从而能够保护润滑油在调和过程中不会与空气接触,防止空气污染和氧化润滑油调和过程,保证润滑油的洁净度,提高了润滑油的品质,二号螺旋叶片通过转动把原材料从底部转动到筒体内,再穿过筒体分散在筒体外,再加上搅拌齿搅拌,这样循环搅拌的方式混合且均匀的搅拌原材料,使得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且生产出的润滑油的品质高。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螺旋叶片 调和釜 氮气 润滑油生产 导流块 搅拌齿 气泵 筒体 调和 电机 隔板 本实用新型 搅拌原材料 不锈钢板 电加热器 搅拌筒体 空气接触 生产效率 循环搅拌 保温层 出油管 氮气管 调合釜 过滤网 洁净度 进料盖 进料口 进料箱 密度比 转动把 空气污染 内冲 支架 转动 体内 穿过 保证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包括进料箱(1)、过滤网(2)、隔板(3)、进料盖(4)、进料口(5)、不锈钢板(6)、电加热器(7)、一号电机(8)、一号螺旋叶片(9)、保温层(10)、一号导流块(11)、支架(12)、出油管(13)、二号螺旋叶片(14)、二号导流块(15)、搅拌齿(16)、搅拌筒体(17)、调和釜(18)、气泵(19)、氮气管(20)和二号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釜(18)顶部安装有氮气管(20)和气泵(19),氮气管(20)固定连接在调和釜(18)顶部一侧,氮气管(20)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气泵(19)的输入端口,气泵(19)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穿过调和釜(18)顶部连通调和釜(18)内部,所述调和釜(18)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箱(1),进料箱(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且进料口(5)输出端口穿过通口连接进料箱(1)内,所述调和釜(18)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架(12),调和釜(18)底部中间设有二号电机(21),二号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杆的一端,搅拌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调和釜(18)底部内壁中间,二号电机(21)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调和釜(18)底部,调和釜(18)内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导流块(11)和二号导流块(15),且二号导流块(15)对应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输出端口连接出油管(13)的输入端口,出油管(13)输出端口连接室外,且出油管(13)上安装有阀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博纳琪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博纳琪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5772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挤出型乳液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