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真空模具的流道抽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5297.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9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荣;梁振进;胡联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任毅 |
地址: | 5102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真空模具的流道抽气结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型腔,型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着第一流道和排气槽,第一流道和排气槽上均设有抽气装置,第一出气口在抽气装置和第一流道之间设有用于减缓金属液流速的缓冲部件。第一流道设置第一出气口和抽气装置后,能加快型腔抽真空的效率;不过也由于第一流道截面积较大,在通入金属液时需要快速地关闭位于第一出气口的抽气装置,为了避免金属液意外进入抽气装置,在第一出气口附近设置了缓冲部件,使得金属液涌到第一出气口时产生停顿,给这边的抽气装置更多的关闭时间,减少意外发生。此实用新型用于铸造加工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气装置 第一流道 出气口 金属液 抽气结构 缓冲部件 高真空 排气槽 流道 模具 本实用新型 金属液流速 腔抽真空 铸造加工 左右两侧 上模具 下模具 连通 停顿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高真空模具的流道抽气结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贴合后在中间形成型腔(3),所述型腔(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着第一流道(1)和排气槽(2),所述第一流道(1)作为输入端连接着进料口(4),所述排气槽(2)作为输出端连接着第二出气口(6),第二出气口(6)上设有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在远离进料口(4)的一端设有第一出气口(5),第一出气口(5)上设有抽气装置,所述第一出气口(5)在抽气装置和第一流道(1)之间设有用于减缓金属液流速的缓冲部件(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6252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