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热型燃气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5295.4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3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飞;杨松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8 | 分类号: | F02C7/08;F02C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通过内壳体、外壳体等将回热器、燃烧室、压气机和涡轮连接固定在一起,其中内壳体、外壳体与回热器、燃烧室等构成了天然的冷流进口腔、冷流出口腔及热流进口腔、热流出口腔,内密封圈将冷流进口腔和冷流出口腔隔离开,外密封圈将热流进口腔和热流出口腔隔离开。该回热型燃气轮机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流体压力损失小,减小了能源消耗,并且避免了回热器与燃气轮机之间外部连接管路等复杂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回热器 回热型 燃烧室 热流进口 出口腔 进口腔 内壳体 外壳体 热流 冷流 口腔 流出 隔离 流体压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 复杂结构 连接固定 内密封圈 能源消耗 外部连接 外密封圈 天然的 压气机 涡轮 减小 紧凑 | ||
【主权项】:
1.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热器(13)、压气机(10)、燃烧室(12)、涡轮(11)、内壳体、外壳体(9)、内密封圈(25)及外密封圈(21);所述燃烧室(12)为环状腔体;所述回热器(13)为环形,环套在所述燃烧室(12)外;所述内壳体包括左壳体(81)、中壳体(82)、右壳体(83)三部分;回热器(13)及燃烧室(12)固定在所述内壳体内;中壳体(82)为圆管状,环套在回热器(13)外;左壳体(81)为环状,左壳体(81)位于回热器(13)及燃烧室(12)左侧,左壳体(81)外周端同中壳体(82)左端密封连接,左壳体(81)内周端同压气机(10)壳体密封连接;右壳体(83)为环状,右壳体(83)位于回热器(13)右侧、燃烧室(12)环状腔体右侧及其内圈侧壁内侧,右壳体(83)外周端同中壳体(82)右端密封连接,右壳体(83)内周端同燃烧室(12)环状腔体内圈侧壁密封连接;内密封圈(25)位于回热器(13)同燃烧室(12)之间,内密封圈(25)环绕在所述燃烧室(12)外;外密封圈(21)位于中壳体(82)同回热器(13)之间,外密封圈(21)环绕在所述回热器(13)外;所述回热器(13)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轴向布置通气道和径向布置通气道;所述左壳体(81)、回热器(13)左端、燃烧室(12)环状腔体的左部外侧壁、中壳体(82)左部及内密封圈(25)左端共同构成一冷流进口腔(AA);所述压气机(1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冷流进口腔(AA);所述右壳体(83)、回热器(13)右端、燃烧室(12)的右部外侧壁、中壳体(82)右部及内密封圈(25)右端共同构成一冷流出口腔(BB);所述燃烧室(12)环状腔体右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冷流出口腔(BB)的进气口;外壳体(9)位于右壳体(83)外侧,外壳体(9)周缘同中壳体(82)右部密封连接;外壳体(9)、右壳体(83)、中壳体(82)、外密封圈(21)右端、回热器(13)右部外侧壁共同构成一热流进口腔(CC);所述燃烧室(12)的高温燃气出口连通涡轮(11)的进气口,涡轮(1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热流进口腔(C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66529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