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互补电流源电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718674.5 申请日: 2018-10-22
公开(公告)号: CN208848106U 公开(公告)日: 2019-05-10
发明(设计)人: 李秋利;白涛;戴放;简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 北方电子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5F3/26 分类号: G05F3/26
代理公司: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耿英;董建林
地址: 23304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互补电流源电路。基于标准CMOS工艺,采用同一个电流源做为拉电流和灌电流镜像源,同时引入运放钳位以降低镜像误差,进一步增加拉电流和灌电流的匹配程度,且实现了电流源的高阻抗。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无需后续电阻微调便可实现拉电流和灌电流完全匹配;增加了电流模式控制,可以选择单独灌电流模式或单独拉电流模式或同时应用两种模式实现互补电流源。
搜索关键词: 互补电流 本实用新型 电流模式 电流源 源电路 匹配 标准CMOS工艺 电流模式控制 电流镜像源 电阻微调 模式实现 高阻抗 钳位 运放 电路 引入 应用
【主权项】:
1.一种高精度互补电流源电路,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运放OP1、第二运放OP2、MOS管M0、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M13、M14、M15、M16、M17、M18、M19、M20;输入参考电压VREF输入至MOS管M1的栅极,MOS管M1、M2的源极与MOS管M9的漏极共连,MOS管M1的漏极与MOS管M0的源极、MOS管M3的漏极共连,MOS管M0的漏极与MOS管M2栅极、MOS管M11的漏极、MOS管M8的漏极共连;MOS管M0的栅极连接电源VDD;MOS管M2的漏极与MOS管M4的漏极连接,同时与MOS管M5、M6、M7、M13的栅极共接点M连接;MOS管M5、M6的源极接电源VDD;MOS管M5的漏极与MOS管M3的源极连接;MOS管M6的漏极与MOS管M4的源极连接;MOS管M8的源极分别与MOS管M7的漏极、第一运放OP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MOS管M7的源极接电源VDD;第一外部输入的偏置电压VB1输入至MOS管M3、M4、M18的栅极;MOS管M13的源极接电源VDD, 漏极分别与和一运放OP1的反相输入端、MOS管M14的源极连接;第一运放OP1的输出端作为MOS管M14的栅极;第二外部输入的偏置电压VB2输入至MOS管M9、M11的栅极;第三外部输入的偏置电压VB3输入至MOS管M10、M12、M16的栅极,MOS管M10、M12、M16的源极均接地;MOS管M9的源极与MOS管M10的漏极连接,MOS管M11的源极与MOS管M12的漏极共接并连接至第二运放OP2的同相输入端;MOS管M16的漏极与MOS管M15的源极共接并连接至第二运放OP2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放OP2的输入端作为MOS管M15的栅极;MOS管M15的漏极分别与MOS管M18、M20的源极共接;MOS管M14的漏极分别与MOS管M17、M19的源极共接;MOS管M17、M18的漏极共接;MOS管M19、M20的漏极共接;MOS管M17、M18的栅极共接于控制点A;MOS管M19、M20的栅极共接于控制点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电子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电子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71867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