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式热解炭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2871.9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少春;王孟龙;王风磊;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搅拌式热解炭化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和炭化设备;所述炭化设备包括:炭化室和燃烧室;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整个搅拌式热解炭化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为搅拌装置提供搅拌动力,所述搅拌装置搅拌炭化室中发生热解炭化反应的生物质物料,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的燃料为热解炭化反应的生物质物料提供热量。本实用新型将炭化热解反应过程中的生物质物料搅拌,加快了炭化热解反应的速率和生物质炭的生成,同时,搅拌使生物质物料受热更加均匀、炭化更加充分,得到的炭品质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物料 炭化 热解炭化装置 搅拌装置 搅拌式 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 传动装置 动力装置 热解反应 炭化设备 支撑装置 炭化室 搅拌动力 热解炭化 生物质炭 受热 速率和 生热 燃料 燃烧 支撑 | ||
【主权项】:
1.一种搅拌式热解炭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搅拌装置(4)和炭化设备(5);所述支撑装置(1)用于支撑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搅拌装置(4)和炭化设备(5);支撑装置(1)的上部与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动力装置(2)与传动装置(3)连接;所述传动装置(3)位于搅拌装置(4)的上部,并与搅拌装置(4)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的下部位于炭化设备(5)内;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底板(6)、加强筋(7)、连接板(8)、支撑架(9)、支撑板(10)、保护壳(11)、两个护栏(12)和电机固定板(44)和水平板;所述支撑底板(6)的上表面与支撑架(9)的下端、支撑板(1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9)的外侧与支撑底板(6)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7);所述连接板(8)的一端与支撑架(9)的中间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0)的中间连接;所述支撑架(9)和支撑板(10)的上部设有水平板,在所述支撑板(10)的内侧,所述水平板的下表面与电机固定板(4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板靠向支撑底板(6)内侧方向的一端与保护壳(1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与电机固定板(44)的固定连接处与两个护栏(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护栏(12)的另一端与保护壳(1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44)上设有若干螺纹孔一;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13);所述电机(13)上设有电机支撑板和电机轴(16),并位于两个护栏(12)内;所述电机支撑板上设有与电机固定板(44)上设有的螺纹孔一相对应的螺纹孔二;所述电机(13)通过若干螺栓Ⅰ(15)穿过螺纹孔二、螺纹孔一,并通过若干螺母I(14)与电机固定板(4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16)穿过所述水平板向上伸出;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小挡圈(17)、小带轮(18)、大带轮(20)、V带(21)、转轴(19)、大挡圈(22)和联轴器(23);所述电机轴(16)的一端与小带轮(18)固定连接,用于实现小带轮(18)的周向固定,并传递运动;在电机轴(16)上、小带轮(18)的下方处固定安装小挡圈(17),用于限制小带轮(18)的轴向移动;所述小带轮(18)与大带轮(20)通过V带(21)连接,用于传递运动;所述大带轮(20)与转轴(19)的上部固定连接,用于传递运动,并实现对大带轮(20)的周向固定;在转轴(19)上、大带轮(20)的下方处固定安装大挡圈(22),用于限制大带轮(20)的轴向移动;所述转轴(19)穿过保护壳(11),转轴(19)的下端与联轴器(23)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轴(26)、上叶片(27)和下叶片(28);所述搅拌轴(26)的上端与联轴器(23)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23)的上部与下部通过若干螺栓Ⅱ(24)、若干螺母Ⅱ(25)固定连接;所述上叶片(27)与搅拌轴(26)的中部固定连接,随着搅拌轴(26)旋转;所述下叶片(28)与搅拌轴(26)的下部固定连接,也随着搅拌轴(26)旋转;所述炭化设备(5)包括:烟囱雨帽(29)、烟囱(30)、耐高温密封圈(31)、内盖(32)、外盖(34)、炉体(37)、单向阀管路(40)、炉栅(41)和圆板(43);所述炉体(37)呈筒状,位于所述支撑底板(6)的上表面;所述炉体(37)的内部设有圆板(43),所述圆板(43)将炉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所述上部空间中,炉体(37)内套有筒状的炭化室(38);所述炭化室(38)的内部空间用于填放生物质物料,以进行热解炭化反应,得到生物质炭;在所述炉体(37)的内部,圆板(43)的下方设有炉栅(41);所述圆板(43)、炉栅(41)与炉体(37)的内壁包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42);所述燃烧室(42)用于进行燃烧反应,为热解炭化反应提供热量;所述炉栅(41)、支撑底板(6)的上表面和炉体(37)的内壁包围的空间,形成出灰室(35);所述炭化室(38)的顶端与炉体(37)的顶端齐平;所述炭化室(38)的顶部盖有内盖(32),内盖(32)的中间设孔,孔内安装耐高温密封圈(31),所述搅拌轴(26)穿过耐高温密封圈(31),使得上叶片(27)和下叶片(28)位于炭化室(38)内,用于搅拌炭化室(38)内的生物质物料;在炉体(37)的顶部边缘与内盖(32)之间盖有外盖(34);在所述炉体(37)内壁与炭化室(38)外壁之间的圆板(43)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火焰通道口(39),以方便燃烧室(42)内的火焰通过火焰通道口(39)进入炉体(37)内壁、炭化室(38)外壁和外盖(34)形成的空间内;在炉体(37)内壁、炭化室(38)外壁和外盖(34)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单向阀管路(40),所述单向阀管路(40)的一端穿过炭化室(38)上部设有的孔,并与炭化室(38)的内部空间相通;单向阀管路(40)的另一端穿过圆板(43),与燃烧室(42)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单向阀管路(40)内设有单向阀,用于将热解炭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单向进入到燃烧室(42)内,以回收利用;在所述炉体(37)外侧壁下部设有与燃烧室(42)相通的进料口(45);所述进料口(45)用于将待燃烧的燃料送入燃烧室(42)内;在所述炉体(37)外侧壁底部设有与出灰室(35)相通的出灰口(36);所述出灰口(36)用于排出落入出灰室(35)内,燃烧室(42)内的燃料燃烧过后的灰烬;在所述炉体(37)外侧壁上部设有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烟囱(30),所述烟囱(30)的上端套有烟囱雨帽(29),用于排出燃烧室(42)内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7528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