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含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7363.4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四喜;李润;王凤友;杨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50025***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含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包括人工格栅池、破氰池、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格栅池内部设置有粗格栅,所述粗格栅侧面设置有细格栅,所述人工格栅池侧面设置有所述破氰池,所述破氰池远离所述人工格栅池的一侧设置有初次混凝沉淀池。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可以有效净化并处理SS、COD和氰化物等,从而降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处理负荷,设置有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可以有效净化并处理氰化物和重金属等,各分块湿地设有独立的布水系统,采用阶梯式布水方式,保证了湿地系统布水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流人工湿地 人工格栅 破氰池 复合人工湿地 本实用新型 含氰废水 有效净化 粗格栅 氰化物 上行池 下行池 混凝沉淀池 布水方式 布水系统 侧面设置 处理负荷 内部设置 湿地系统 池侧面 阶梯式 细格栅 重金属 布水 分块 湿地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处理含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格栅池(1)、破氰池(2)、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23)、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0),所述人工格栅池(1)内部设置有粗格栅(21),所述粗格栅(21)侧面设置有细格栅(20),所述人工格栅池(1)侧面设置有所述破氰池(2),所述破氰池(2)远离所述人工格栅池(1)的一侧设置有初次混凝沉淀池(3),所述初次混凝沉淀池(3)远离所述破氰池(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23),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23)包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4)和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7),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4)上设置有第一净化植物(19),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7)上设置有第二净化植物(18),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23)远离所述初次混凝沉淀池(3)的一侧设置有二次沉淀池(8),所述二次沉淀池(8)远离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2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0),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0)包括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12),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上设置有第三净化植物(17),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12)上设置有第四净化植物(16),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4)、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7)、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和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12)内部均设置有砾石层(5),所述砾石层(5)上方设置有粗砂层(6),所述第三净化植物(17)和所述第四净化植物(16)下方均设置有细沙层(11),所述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4)和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12)顶部均设置有布水管(24),各分块湿地设有独立的布水系统,采用阶梯式布水方式,所述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0)远离所述二次沉淀池(8)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22),所述集水池(22)内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3),所述臭氧发生器(13)侧面和上方均设置有活性炭层(14),所述活性炭层(14)上方设置有紫外线杀菌消毒灯(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173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