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循环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7759.4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计自飞;张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7/16 | 分类号: | F02K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婷婷;张向琨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其包括壳体、中心锥体、燃气涡轮单元、冲压燃烧单元、辅助火箭、氧化剂供给单元、燃料供给单元以及尾喷管组件。当组合循环发动机在过渡模态下工作时,由于辅助火箭能够为组合循环发动机提供推力补充,从而提高了组合循环发动机在过渡模态下的动力性能,由此有效地解决了组合循环发动机在燃气涡轮模态与冲压燃烧模态之间的“推力鸿沟”问题。并且,过渡模态下的飞行速度对于辅助火箭的引射来说是最理想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了组合循环发动机的综合动力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循环发动机的结构简单、鲁棒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循环 发动机 辅助火箭 过渡模 本实用新型 燃气涡轮 冲压 模态 燃料供给单元 氧化剂 供给单元 燃烧单元 中心锥体 综合动力 鲁棒性 尾喷管 有效地 壳体 引射 燃烧 补充 飞行 | ||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中心锥体(2),设置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形成有空气入口(A);燃气涡轮单元(3),设置于壳体(1)内并与壳体(1)形成有进气通道(B),进气通道(B)连通于空气入口(A),且燃气涡轮单元(3)具有:第一进气口(31),受控连通于进气通道(B);以及第一燃烧室(32),连通于第一进气口(31);冲压燃烧单元(4),设置于燃气涡轮单元(3)与壳体(1)之间并具有:第二进气口(41),连通于进气通道(B);以及第二燃烧室(42),连通于第二进气口(41);辅助火箭(5),固定设置于燃气涡轮单元(3)内并沿轴向位于第一燃烧室(32)下游;氧化剂供给单元(6),连通于辅助火箭(5);燃料供给单元(7),受控连通于燃气涡轮单元(3)的第一燃烧室(32)、冲压燃烧单元(4)的第二燃烧室(42)以及辅助火箭(5);以及尾喷管组件(8),连通于燃气涡轮单元(3)、冲压燃烧单元(4)和辅助火箭(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08775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量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集成废气再循环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