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污泥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3158.4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2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铖;吕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大绿泽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9/50;B01D29/94;B01D29/11;E03B3/02 |
代理公司: | 31105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金山区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污泥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内底端处固定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穿透储水箱侧壁并伸出储水箱外。通过漏斗形筒的设置,有效的扩大了雨水收集面积。由于盖板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过滤桶和过滤网的老化。由于弧形罩体外表面的弧形设置,雨水内掺杂的泥沙等颗粒物便会沉积在圆筒与弧形罩体交界处,而不会沉积到过滤桶底端处妨碍雨水的流通。由于过滤桶的竖立安装,有效的提高了雨水的流通量。由于液压缸的设置,通过液压缸便可轻松的抬起圆筒和弧形罩体,对圆筒内和储水箱内的污泥进行清理工作,有效的替代了人力抬起圆筒和弧形罩体,节约了人力劳动。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罩体 储水箱 过滤桶 雨水 出水管 潜水泵 液压缸 底端 抬起 污泥 沉积 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流通量 本实用新型 储水箱侧壁 出水口处 弧形设置 漏斗形筒 竖立安装 雨水收集 盖板 掺杂的 过滤网 交界处 颗粒物 泥沙 穿透 老化 伸出 节约 替代 流通 劳动 | ||
【主权项】:
1.一种便于清理污泥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内底端处固定有潜水泵(2),所述潜水泵(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穿透储水箱(1)侧壁并伸出储水箱(1)外,所述储水箱(1)两侧顶端处分别对称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顶面上固定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通过导管与外界液压站管路连接,所述储水箱(1)内顶端处固定设有挡圈(8),所述挡圈(8)顶面贴合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顶面固定有第一挡圈(10),所述第一挡圈(10)外侧固定套有弧形罩体(9),所述弧形罩体(9)顶端处套有圆筒(19),所述圆筒(19)底端固定有弧形挡圈(20),所述弧形挡圈(20)底端固定贴合有第一密封圈(21),所述第一密封圈(21)底端与弧形罩体(9)外表面贴合,所述圆筒(19)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另一侧底端处与液压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上贯穿设有L型杆(7)和第一L型杆(12),所述L型杆(7)的竖杆和第一L型杆(12)的竖杆分别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所述L型杆(7)的横杆与储水箱(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7)设置在固定板(4)上端,所述第一L型杆(12)的横杆与弧形罩体(9)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型杆(12)的竖杆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3),每个定位孔(13)内均可插入固定栓(14),所述圆筒(19)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形筒(18),所述漏斗形筒(18)顶端一侧固定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上铰接有盖板(23),所述盖板(23)上固定设有把手(24),所述圆筒(19)内的弧形罩体(9)顶面上固定嵌入有若干个过滤桶(15),所述过滤桶(15)底端穿透弧形罩体(9)顶端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过滤桶(15)桶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6),所述过滤桶(15)外侧上固定包覆有过滤网(17)。/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大绿泽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博大绿泽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09315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回流的污水沉淀池
- 下一篇:市政污水沉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