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污染物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6323.5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洋波;陈广泉;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25;F01N3/035;F01N3/20;F01N3/2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控制的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污染物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采用周期换向管路连接DOC+CDPF+DOC,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形成可周期换向的处理系统,系统利用尾气中有机污染物或补充微量的雾化燃料油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使DOC+CDPF+DOC内的各自的过滤体和蜂窝陶瓷载体发生自维持蓄热和放热过程,并控制喷入管道微量的雾化油滴,使得DOC+CDPF+DOC系统内部维持在500℃~650℃之间,利用反向流动清除积蓄在壁流式通道上的化学反应残余物和不可燃无机盐等灰烬,不仅可以实现颗粒捕集器DPF连续再生,而且可以同时处理掉颗粒物、CO、HC、可溶性有机物SOF。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处理系统 化学反应 处理系统 周期换向 柴油机 燃料油 蓄热 柴油机颗粒物 蜂窝陶瓷载体 可溶性有机物 无机盐 本实用新型 颗粒捕集器 有机污染物 后处理 反向流动 放热过程 管路连接 控制系统 连续再生 排放控制 系统利用 壁流式 不可燃 残余物 过滤体 颗粒物 雾化油 灰烬 喷入 雾化 尾气 补充 | ||
【主权项】:
1.柴油机污染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氧化催化器DOC和周期换向管路,其中:所述的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由壳体和过滤体构成,壳体内的两端布置两个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内两端的压力,两个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的过滤体安装于CDPF壳体内,过滤体采用壁流式结构,所述的壁流式过滤体的相邻两个通道,其两端的开口和封闭相反设置,即一个通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相邻通道贴近封闭端的为开口端,另一端贴近开口端为封闭端;相邻两通道由具有贯通微孔隙结构的过滤壁来间隔,所述的过滤壁上设置有催化剂层;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氧化催化器DOC;所述的氧化催化器DOC,由壳体和流通式蜂窝陶瓷载体构成,所述的蜂窝陶瓷载体具有贯通式通道束构成,通道束相邻贯通式通道由通道间壁隔开,通道间壁上涂覆催化剂层;所述的氧化催化器DOC为两个,两个氧化催化器DOC分别连接在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的两端,且两个氧化催化器DOC的各自的自由端与周期换向管路连通;所述的周期换向管路,与两个氧化催化器DOC连接构成闭合循环管路,在循环闭合管路上设置有分别同步开启和关闭的两对电磁阀,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两对电磁阀连接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着周期换向,使得柴油机尾气从尾气进口进入后,通过一对正向管路的电磁阀同步开启所形成的DOC+CDPF+DOC正向流通管路,从尾气出口排出,同时另一对反向管路电磁阀同步关闭;换向后,柴油机尾气从尾气进口进入后,通过一对反向管路的电磁阀同步开启所形成的DOC+CDPF+DOC反向流通管路,从尾气出口排出,同时另一对正向管路电磁阀同步关闭;即通过控制两对电磁阀的同步开启和关闭来实现柴油机尾气通道的周期换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063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电机组黑烟净化装置
- 下一篇:大功率柴油机污染物排放协同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