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组合加工厨房柜异型门板的生产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2169111.1 申请日: 2018-12-24
公开(公告)号: CN209531852U 公开(公告)日: 2019-10-25
发明(设计)人: 孙素海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D35/00 分类号: B21D35/00;B21D43/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苏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用于组合加工厨房柜异型门板的生产线,由自动上料机1、定位平台2、组合冲切机3、横折机4、过渡平台5、第一机械手6、预端折机14、斜端折机7、端折机8、过渡端折机9、内弧端折机10、组合端折机11、下料平台12、第二机械手13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专用折弯机、优化布置多种组合式折弯机、优化自动成型工艺,降低了加工厨房柜异型门板时折弯回弹率,解决了现有设备加工厨房柜异型门板废品率高、量产困难的问题,实现了连续自动加工厨房柜异型门板,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厨房柜异型门板加工成本,便于推广使用整体式厨房柜异型门板。
搜索关键词: 门板 厨房柜 机械手 组合加工 折弯机 加工 连续自动加工 自动成型工艺 本实用新型 整体式厨房 自动上料机 定位平台 过渡平台 下料平台 现有设备 冲切机 过渡端 回弹率 有效地 组合端 组合式 横折 量产 内弧 折弯 优化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组合加工厨房柜异型门板的生产线,由自动上料机(1)、定位平台(2)、组合冲切机(3)、横折机(4)、过渡平台(5)、第一机械手(6)、预端折机(14)、斜端折机(7)、端折机(8)、过渡端折机(9)、内弧端折机(10)、组合端折机(11)、下料平台(12)、第二机械手(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料机(1)由第一堆料小车(401)、上料机框架(402)、吸盘架组件(403)、真空吸料机械手(404)、第二堆料小车(405)组成;上料机框架(402)呈龙门结构,在龙门结构的横梁上,设有真空吸料机械手(404),真空吸料机械手(404)为两轴直角坐标机械手结构,在真空吸料机械手(404)的垂直轴末端设有吸盘架组件(403),在吸盘架组件(403)下方地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堆料小车(401)、第二堆料小车(405),第一堆料小车(401)、第二堆料小车(405)结构完全相同,且在两者之间设有定位平台(2);所述的定位平台(2)由定位平台框架(410)、毛刷(411)、前定位组件(412)、侧定位组件(413)、移动架(414)、第一滑移组件(415)、第一基座(416)组成,定位平台框架(410)设于第一基座(416)上;沿不锈钢薄板料片(1A)走料方向,在定位平台框架(410)上设有前定位组件(412),定位平台框架(410)的上部设有毛刷(411),定位平台框架(410)的下方设有移动架(414),移动架(41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组侧定位组件(413);移动架(414)底部通过第一滑移组件(415)设在第一基座(416);所述的组合冲切机(3),设在定位平台(2)出料侧,由两组第一冲切部套、两组第二冲切部套、第二滑移组件(418)、第三滑移组件(426)、第一载料台(427)组成,两组第一冲切部套、两组第二冲切部套,均设在第一载料台(427)两侧;第一冲切部套由第一冲切模头(419)、第一冲切油缸(420)、第一冲切机座(421)组成,第一冲切机座(421)沿垂直方向上设有第一冲切油缸(420),第一冲切油缸(420)活塞杆与第一冲切模头(419)固定连接;第二冲切部套由第二冲切机座(423)、第二冲切油缸(424)、第二冲切模头(425)组成,第二冲切机座(423)沿垂直方向上设有第二冲切油缸(424),第二冲切油缸(424)活塞杆与第二冲切模头(425)固定连接;第二冲切机座(423)的底部通过第二滑移组件(418)安装在第一基板(417),同侧的第二冲切机座(423)直接固装在第一基板(417),第一基板(417)底部通过第三滑移组件(426)设在第一基座(416);第二滑移组件(418)滑移方向与走料方向相同,第三滑移组件(426)滑移方向垂直于走料方向;第一冲切机座(421)和第二冲切机座(423)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夹紧组件(422);所述的横折机(4),设于组合冲切机(3)出料侧,由左横折机、右横折机、第二载料台(436)组成,右、左横折机结构相同,分别设于第二载料台(436)两侧;左横折机由横折油缸(428)、横折模头(430)、横折压模油缸(431)、横折上支架(432)、横折压模条(433)、横折下支架(434)组成,沿进料方向两侧,横折下支架(434)分别设有一个横折油缸(428),且每个横折油缸(428)活塞杆均固装有第一齿条(439),与每个第一齿条(439)均设有一个第一齿轮(438)与之啮合,每侧的第一齿轮(438)均安装在横折模条轴(437)外侧,横折模条轴(437)中部通过第一轴承座(429)安装在横折下支架(434),两侧的横折模条轴(437)内侧分别与横折模头(430)两侧固装;横折下支架(434)正上方设有横折上支架(432),横折上支架(432)上设有若干个横折压模油缸(431),横折压模油缸(431)活塞杆均固装在横折压模条(433)上;横折下支架(434)底部通过第四滑移组件(435)设于第一基座(416),第四滑移组件(435)滑移方向垂直于走料方向;所述的第一机械手(6),设于定位平台(2)、组合冲切机(3)、横折机(4)、过渡平台(5)下方的第一基座(416),由第五滑移组件(441)、若干组第六滑移组件(442)串连而成,且末级的第六滑移组件(442)为外伸式结构,最大行程至预端折机(14)下方;第五滑移组件(441)、第六滑移组件(44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443)连接;若干组第六滑移组件(442)两两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444)连接;在每个第二连接板(444)上均设有夹持机械手组件(445);所述的夹持机械手组件(445)由夹持机械手座(70)、夹持机械手支架(72)、夹持机械手气缸(73)、夹持机械手夹模(75)、第二齿轮(76)、夹持第二齿条(77)组成,夹持机械手座(70)固装有夹持机械手支架(72),夹持机械手支架(72)上部为放料平台,在放料平台末端设有滚轮(74);夹持机械手夹模(75)为弯勾状,一端与第二齿轮(76)固定连接,并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夹持机械手支架(72)上,另一端为夹持部,夹持机械手气缸(73)平行固装在夹持机械手座(70)上,其活塞杆固装有第二齿条(77);第二齿条(77)与第二齿轮(76)啮合,当夹持机械手气缸(73)活塞杆伸出时,通过第二齿条(77)带动第二齿轮(76)旋转,相应的夹持机械手夹模(75)同步旋转直至放料位;当夹持机械手气缸(73)活塞杆缩回时,通过第二齿条(77)带动第二齿轮(76)旋转,相应的夹持机械手夹模(75)同步旋转直至夹持机械手支架(72)的放料平台正上方的夹料位;所述的过渡平台(5)与定位平台(2)结构相同,设在横折机(4)出料侧;且第一机械手(6)依次在定位平台(2)、组合冲切机(3)、横折机(4)、过渡平台(5)、预端折机(14)之间送料;所述的第二机械手(13)与第一机械手(6)结构相同,且轴线垂直布置,第二机械手(13)设于第二基座(501),且其末级第六滑移组件(442),最大行程至预端折机(14)下方;第二机械手(13)依次在预端折机(14)、斜端折机(7)、端折机、过渡端折机(9)、内弧端折机(10)、组合端折机(11)、下料平台(12)之间送料;所述的预端折机(14),设于过渡平台(5)出料侧,由预端折机架(602)、预端折压模油缸(606)、第一预端折模油缸(603)、第二预端折油缸(605)、第八载物台(608)、第十滑移组件(601)、第二基座(501)组成,所述的第二基座(501)与第一基座(416)垂直,预端折机架(602)通过第十滑移组件(601)设于第二基座(501),预端折机架(602)顶部沿垂直方向设有预端折压模油缸(606)、第二预端折油缸(605),预端折压模油缸(606)活塞杆连接有预端折压模(607),预端折压模(607)靠近预端折机架(602)一侧为外凸状;第二预端折油缸(605)活塞杆固装有第二预端折模(604),第二预端折模(604)靠近预端折机架(602)一侧呈指状;在预端折压模(607)正下方的预端折机架(602)上还设有预端折支承台(612);在预端折支承台(612)下方固装有第一预端折模油缸(603),第一预端折模油缸(603)活塞杆连接有第七齿条(611);第七齿条(611)驱动第七齿轮(613),与第七齿轮(613)连接有第一预端折模(614),第七齿轮(613)旋转后,带动第一预端折模(614)绕着第七齿轮(613)轴线旋转,将横折料片(3A)的端部弯折成向上直角状的第一预端折部(E0);第二预端折模(604)呈指状部正对第一预端折部(E0);与预端折机架(602)相对侧,设有第八载物台(608);在第八载物台(608)上设有第五夹紧组件架(610),并在第五夹紧组件架(610)上设有正对横折料片(3A)的第五夹紧组件(609);所述的斜端折机(7),设于过渡平台(5)出料侧,由斜端折机架(521)、第四载物台(530)、斜端折油缸(524)、斜端折压模油缸(525)、斜端折辅助油缸(520)组成,在斜端折机架(521)上分别设有斜端折油缸(524)、斜端折压模油缸(525)、斜端折辅助油缸(520)、斜端折支承台(529),其中斜端折机架(521)固装在第二基座(501)上,斜端折油缸(524)轴线与水平方向呈45°,斜端折压模油缸(525)设于斜端折支承台(529)上方,斜端折辅助油缸(520)设于斜端折支承台(529)下方,斜端折支承台(529)外侧设有与之等高的第四载物台(530);斜端折油缸(524)、斜端折压模油缸(525)、斜端折辅助油缸(520)分别固装有斜端折模头(526)、斜端折压模(527)、斜端折辅助模头(531),且斜端折模头(526)末端与斜端折支承台(529)斜侧部相配合形成斜端折形状,斜端折辅助模头(531)末端为斜端折模头(526)末端相平行的凸起结构;所述的端折机(8),设于斜端折机(7)出料侧,由端折机架(512)、端折压模油缸(510)、端折压模连杆(509)、端折压模(508)、端折模条(514)、第三齿条(504)、端折油缸(503)、第三载物台(506)、第七滑移组件(502)组成,端折机架(512)上设有端折压模油缸(510),端折压模油缸(510)活塞杆与端折压模连杆(509)一端活动连接,端折压模连杆(509)的中部通过活动铰链安装于端折机架(512)顶部,端折压模连杆(509)另一端设有端折压模(508);端折压模(508)正下方,在端折机架(512)上设有端折支撑台(507);沿走料方向,端折机架(512)的前后侧部,分别设有一个端折油缸(503),每个端折油缸(503)活塞杆都固装有第三齿条(504),且与第三齿条(504)啮合配装有第三齿轮(505),第三齿轮(505)固装在端折模条轴(513)外端,端折模条轴(513)中部通过第二轴承座(515)安装在端折机架(512)上,两侧的端折模条轴(513)内端分别与端折模条(514)前后端固定连接;端折机架(512)下方通过第七滑移组件(502)安装在第二基座(501),且第七滑移组件(502)滑移方向垂直于走料方向;所述的过渡端折机(9),设于端折机(8)出料侧,由过渡端折机架(543)、过渡端折油缸(544)、过渡端折压模油缸(545)、过渡端折压模板(546)、第五载物台(548)组成,过渡端折机架(543)顶部沿垂直方向设有过渡端折压模油缸(545),过渡端折压模油缸(545)活塞杆连接有过渡端折压模板(546),过渡端折压模板(546)靠近过渡端折机架(543)一侧还设有直线导轨;在过渡端折压模板(546)上固装有过渡端折油缸(544),过渡端折油缸(544)活塞杆连接有第四齿条(542),第四齿条(542)驱动第四齿轮(552)带动过渡端折模条(550)作旋转运动,过渡端折压模板(546)底部还设有过渡端折压模(551);在过渡端折压模(551)正下方,还设有过渡端折支承台(549);过渡端折机架(543)底部通过第八滑移组件(541)设于第二基座(501),在另一端设有第五载物台(548),第五载物台(548)上方设有第三夹紧组件(547);所述的内弧端折机(10),设于过渡端折机(9)出料侧,由内弧端折机架(561)、内弧端折油缸(562)、内弧端折压模油缸(563)、内弧端折压模(564)、内弧端折上推油缸(571)、内弧端折板(569)、第六载物台(567)组成,内弧端折机架(561)固装在第二基座(501),内弧端折机架(561)顶部沿垂直方向设有内弧端折压模油缸(563),内弧端折压模油缸(563)活塞杆连接有内弧端折压模(564),在内弧端折压模(564)右半侧正下方,还设有内弧端折右支承台(565);在内弧端折机架(561)上还设有内弧端折上推油缸(571),内弧端折上推油缸(571)上固装有内弧端折板(569),内弧端折板(569)上固装有内弧端折油缸(562),内弧端折油缸(562)活塞杆连接有第五齿条(575),第五齿条(575)与第五齿轮(574)啮合,带动内弧端折模条(568)作旋转运动;内弧端折板(569)上,正对内弧端折压模(564)的左侧下方,固装有内弧端折左支承台(576);在内弧端折机架(561)相对侧设有第六载物台(567),第六载物台(567)上方设有第四夹紧组件(566);所述的组合端折机(11),设于内弧端折机(10)出料侧,由组合端折机架(581)、直角压模油缸(582)、圆角压模油缸(584)、直角模油缸(590)、圆角模油缸(591)、第七载物台(586)、第九滑移组件(580)组成,组合端折机架(581)固装在第二基座(501)上,组合端折机架(581)顶部沿垂直方向设有直角压模油缸(582),直角压模油缸(582)活塞杆连接有直角压模(583),直角压模(583)靠近组合端折机架(581)一侧为外凸尖角状;与直角压模油缸(582)活塞杆成若干角度的组合端折机架(581)上,还设有圆角压模油缸(584),圆角压模油缸(584)活塞杆连接有圆角压模(585),圆角压模(585)头部呈水平状,靠近组合端折机架(581)的一侧带有圆弧倒角,圆角压模(585)中部带有缺口;圆角压模油缸(584)活塞杆移动到最远端相对应位置,在组合端折机架(581)上还设有组合端折支承台(587),组合端折支承台(587)上表面与圆角压模(585)头部平行;在组合端折机架(581)上固装有圆角模油缸(591),圆角模油缸(591)活塞杆连接有第六齿条(589);第六齿条(589)驱动第六齿轮(594),与第六齿轮(594)连接有组合端折模板(588),第六齿轮(594)旋转后,带动组合端折模板(588)绕着第六齿轮(594)轴线旋转,在组合端折模板(588)固装上有圆角模条(595),且当组合端折模板(588)带动圆角模条(595)旋转时,圆角模条(595)旋转中心为圆角压模(585)的圆弧倒角圆心;圆角模条(595)与圆角压模(585)头部相对应,圆角模条(595)、圆角压模(585)、组合端折支承台(587)组合,形成圆角端折部(E6);直角模油缸(590)缸筒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组合端折模板(588)上,直角模油缸(590)活塞杆固装有直角模旋转板(592),直角模旋转板(592)的末端通过活动铰链也安装在组合端折模板(588)上,在直角模旋转板(592)上固装有直角模条(593),且当直角模旋转板(592)带动直角模条(593)旋转时,直角模条(593)旋转中心为沿直角压模(583)外凸尖角状的顶点;在组合端折机架(581)相对侧还设有第七载物台(586);在所述的组合端折机(11)出料侧,还设有摆放厨房柜异型门板(M)的下料平台(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691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