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理疗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6516.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奇翼特种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H23/02;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理疗枕,它包括理疗枕本体,该理疗枕本体包括乳胶枕主体,乳胶枕主体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振动电机、右振动电机;所述乳胶枕主体左侧面开设有方形开关孔,方形开关孔上安装有皮标按钮;它通过在靠枕及睡枕与人体颈椎及腰椎接触部分增加振动及远红外发热装置并配合各种药物敷贴,达到理疗按摩的功效,该装置采用配套的轻薄充电宝供电,满足随时随地使用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理疗枕 乳胶枕 方形开关 振动电机 加热片 远红外发热装置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主体左侧面 理疗按摩 人体颈椎 左右两侧 轻薄 充电宝 配套的 前表面 按钮 敷贴 靠枕 睡枕 腰椎 供电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理疗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理疗枕本体,该理疗枕本体包括乳胶枕主体,乳胶枕主体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振动电机、右振动电机;所述乳胶枕主体左侧面开设有方形开关孔,方形开关孔上安装有皮标按钮;所述乳胶枕主体内设置有空腔,该乳胶枕主体的底面中部设置有通口;所述乳胶枕主体的空腔安装有电路板架,电路板架上安装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皮标按钮控制电路;所述线路板通过导线分别与穿插过乳胶枕主体上的圆形线孔与加热片、左振动电机、右振动电机、皮标按钮电连接;所述皮标按钮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U1,所述微处理器U1左侧面的第1‑6脚分别与P34‑P36、P00‑P02接口相连,P34‑P36、P00‑P02接口分别与HOGND端头、MOGND端头电连接、IO端头、RESTB端头、振动电机控制按钮S1、加热片控制按钮S2电连接;RESTB端头一端与电容C2串联,电容C2的另一端与接地;所述微处理器U1的第7脚接地,微处理器U1的第8脚与电容C3串联,电容C3另一端接地;微处理器U1的第10脚与VCC端头相连,电容C1与微处理器U1的第10脚并联,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微处理器U1石侧面的第1‑9脚分别与P15接口、P14接口、P23‑P27接口、P31‑P32接口相连,P15接口、P14接口、P23‑P27接口、P31‑P32接口分别与P_G1端、P_B1端、P_R1端、HO端、P_R2端、MO端、SWDIO端、SWDICK端、P_B2端相连;微处理器U1右侧面的第20脚与P33接口相连,P33接口与P_G2端相连;U4稳压芯片的第1脚接地,电容C6、C7并联在U4稳压芯片的第2脚上,电容C6与3.3V电压端相连,电容C7与VCC端相连,电容C6、C7的另一端分别接地;U4稳压芯片的第3脚与二极管D9串联,二极管D9一端与P1接口的第2脚相连,P1接口为连接器接口,P1接口的第1脚接地;电容C4、C5一端与U4稳压芯片的第3脚并联,电容C4、C5另一端分别接地;P1接口的第2脚与输入电压VIN端相连;电阻R20、R21串联,R21一端与MOGND端相连,电阻R20另一端接地;振动电机接口P3的第1脚与导线一相连,导线一的一端与电阻R20、R21之间的连接导线相连,导线一的另一端与MO端相连;振动电机接口P3的第2脚与VIN端相连;二极管D10并联在振动电机接口P3的第2脚与MOGND端之间;电阻R18、电阻19串联,电阻19一端与HOGND端相连,电阻R18一端接地,加热片接口P2的第1脚与导线二相连,导线二的一端与电阻R18、R19之间的连接导线相连,导线二的另一端与HO端相连;加热片接口P2的第2脚与VIN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1、D4的第1脚通过导线三相连,发光二极管D1、D4的第2脚通过导线四相连,发光二极管D1、D4的第4脚通过导线五相连;发光二极管D2、D3的第1脚分别并联在导线三上,发光二极管D2、D3的第2脚分别并联在导线四上,发光二极管D2、D3的第4脚分别并联在导线五上;电阻R2一端并联在导线三上,电阻R2另一端与P_R1端相连;电阻R1一端并联在导线四上,电阻R1另一端与P_G1端相连;电阻R3一端并联在导线五上,电阻R3另一端与P_B1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1、D2、D3、D4的第4脚分别与VCC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5、D8的第1脚通过导线六相连,发光二极管D5、D8的第2 脚通过导线七相连,发光二极管D5、D8的第4脚通过导线八相连;发光二极管D6、D7的第1脚分别并联在导线六上,发光二极管D6、D7的第2脚分别并联在导线七上,发光二极管D6、D7的第4脚分别并联在导线八上;电阻R2一端并联在导线六上,电阻R2另一端与P_R1端相连;电阻R1一端并联在导线七上,电阻R1另一端与P_G1端相连;电阻R3一端并联在导线八上,电阻R3另一端与P_B1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5、D6、D7、D8的第4脚分别与VCC端相连;LED灯驱动三极管Q1的第1脚接地,第2脚分别与电阻R9串联,电阻R9另一端与P_R1端相连;第3脚与R1相连,第4脚接地,第5脚与电阻R13串联,电阻R13另一端与P_R2端相连,第6脚与R1相连;LED灯驱动三极管Q2的第1脚接地,第2脚分别与电阻R10串联,电阻R10另一端与P_B1端相连;第3脚与B2相连,第4脚接地,第5脚与电阻R14串联,电阻R14另一端与P_B2端相连,第6脚与B1相连;LED灯驱动三极管Q3第1脚接地,第2脚分别与电阻R11串联,电阻R11另一端与P_G1端相连;第3脚与G2相连,第4脚接地,第5脚与电阻R15串联,电阻R14另一端与P_B2端相连,第6脚与B1相连;发热片驱动NMOS管Q4第1脚接地,第2脚与电阻R8串联,电阻R8另一端与PWMIO端相连,第3脚与第1脚并联,第4脚与电阻R7串联,电阻R7另一端与IO端相连,第5、6脚与HO端相连,第7、8脚与MO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奇翼特种服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奇翼特种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2265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