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电和磁电复合结构的能量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6641.0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7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梁鑫;朱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刘传玉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和磁电复合结构的能量采集装置,包含壳体、第一至第四压电悬臂梁、磁电复合模块、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转轴、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固定杆。本发明通过对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研究,充分结合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材料的磁电效应,能够实现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同时能够实现磁能‑电能的能量转化,有效地提高了能量采集和转化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电 磁电 复合 结构 能量 采集 装置 | ||
【主权项】:
1.基于压电和磁电复合结构的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第一至第四压电悬臂梁、磁电复合模块、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转轴、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固定杆;所述第一至第四压电悬臂梁均包含固定座和弹性基板;所述弹性基板包含击打部和形变部,其中,所述形变部一端和所述固定座垂直固连,另一端和所述击打部的一端固连;且形变部两侧均设有压电薄膜;所述击打部用于被施加外力产生振动后使得形变部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形变部两侧压电薄膜变形端产生电势;所述磁电复合模块包含承载座和若干磁电复合板;所述若干磁电复合板均固定在所述承载座上;磁电复合板呈三明治结构,由上之下依次为磁致伸缩层、压电层、磁致伸缩层,所述磁致伸缩层由磁致伸缩材料制成,所述压电层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均包含转盘、若干击打齿和若干永磁体;所述若干击打齿沿转盘周边均匀设置,形成齿轮状;所述若干永磁体均匀设置在转盘的一个侧面上、呈圆周设置,且相邻永磁体的磁极相反;所述转盘中心设有用于和所述转轴固定的连接孔;所述壳体上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中,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和所述转轴固连,使得所述转轴穿过壳体、两端在壳体外;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的转轴分别和所述转轴的两端同轴固连,用于受风力驱动带动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均通过转盘中心的连接孔和所述转轴固连,使得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平行设置,第一击打齿轮上的永磁体和第二击打齿轮上的永磁体一一对应、形成交变磁场;所述第一至第四压电悬臂梁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至第四压电悬梁臂的固定座分别和所述壳体的内壁固连,第一压电悬梁臂、第二压电悬梁臂的击打部和所述第一击打齿轮配合,第三压电悬梁臂、第四压电悬梁臂的击打部和所述第二击打齿轮配合,使得转轴转动时,第一击打齿轮的各个击打齿轮流击打第一压电悬梁臂、第二压电悬梁臂的击打部,第二击打齿轮的各个击打齿轮流击打第三压电悬梁臂、第四压电悬梁臂的击打部;所述固定杆、磁电复合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承载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和壳体的内壁固连,使得承载座上的各个磁电复合板位于第一击打齿轮、第二击打齿轮之间的交变磁场中,且各个磁电复合板均和所述转轴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066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