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充电加氢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307.7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傲;程臣;徐增师;金鑫;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F17C5/02;B60S5/02;H01M8/04014;H01M8/04029;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充电加氢站,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尾气燃烧室、燃料罐和空气鼓风机,空气鼓风机和燃料罐分别连接空气预热室与催化重整室,催化重整室连接有蒸汽发生器,尾气燃烧室的入口分别与电堆阴极、阳极的尾气出口连通,尾气燃烧室的出口分别与空气预热室及催化重整室的高温尾气入口连通,催化重整室出口与电堆阳极入口连通,空气预热室出口与电堆阴极入口连通;还包括充电装置、加氢装置及电解储氢装置;本发明电堆模块与有机液体装置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联调性,电堆模块的尾气余热可为有机液体脱氢及加氢装置提供所需热量。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重整室 连通 空气预热室 尾气燃烧室 电堆模块 多功能充电 空气鼓风机 电堆阴极 加氢装置 有机液体 加氢站 燃料罐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堆阳极入口 出口 蒸汽发生器 充电装置 储氢装置 高温尾气 尾气出口 尾气余热 阳极 脱氢 电解 匹配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充电加氢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尾气燃烧室(23)以及与尾气燃烧室(23)连接的燃料罐(26)和空气鼓风机(19),所述的空气鼓风机(19)与燃料罐(26)分别连接空气预热室(16)与催化重整室(18),所述的催化重整室(18)连接有蒸汽发生器(22),所述尾气燃烧室(23)的入口分别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阴极、阳极的尾气出口连通,尾气燃烧室(23)的出口分别与空气预热室(16)及催化重整室(18)的高温尾气入口连通,所述催化重整室(18)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阳极入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室(16)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的阴极入口连通;所述的蒸汽发生器(22)连接有循环水箱(6),循环水箱(6)上连接有机液体脱氢装置(11),所述的有机液体脱氢装置(11)上设置有有机液体换热装置(17);所述的有机液体换热装置(17)和有机液体脱氢装置(11)同时连接尾气处理装置(2);所述的有机液体脱氢装置(11)连接供氢装置(12),供氢装置(12)用于连接用氢设备(3);所述的有机液体换热装置(17)、供氢装置(12)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组成加氢装置,通过与有机液体脱氢装置(11)连接的有机液体控制系统(7)进行控制;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通过直流变换器(9)连接有充电及储能装置(13),充电及储能装置(13)用于连接用电设备(4),所述的有机液体脱氢装置(11)、直流变换器(9)和充电及储能装置(13)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组成充电装置,通过与直流变换器(9)和充电及储能装置(13)连接的充电装置控制系统(8)进行控制;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还通过功率变换器(27)连接风能/太阳能/电网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连接蒸汽发生器(22)之后与H2/H2O气液分离器(25)连接,蒸汽发生器(22)上还连接有氧气储存装置(15);所述的H2/H2O气液分离器(25)连接纯化装置(24)之后与有机液体加氢装置(14)连接,有机液体加氢装置(14)与有机液体控制系统(7)连接,所述的纯化装置(24)连接循环水箱(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22)、H2/H2O气液分离器(25)、氧气储存装置(15)、纯化装置(24)、有机液体加氢装置(14)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组成电解储氢装置,通过有机液体控制系统(7)进行控制;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模块(1)上还连接有控制与管理系统(10),所述的控制与管理系统(10)连接有机液体控制系统(7)和充电装置控制系统(8),实现对充电/加氢/电解储氢的功能选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2930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