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临界溶解温度体系的复合相分离制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5325.6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肖通虎;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69/1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临界溶解温度体系的复合相分离制膜方法,通过配制低临界溶解温度的高分子铸膜液体系,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和热致相分离法相结合的复合相分离法制膜。本发明的高分子铸膜液在低温下是均相稳定的,但在高温下发生相分离,相应的制膜工艺不同于传统制膜工艺,通过调节凝胶浴温度,就可调节膜结构,形成所需的海绵状孔结构或其它类型孔结构,从而获得结构易于调控的微/超滤膜。与单一的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或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膜相比,具有通量大、阻力低、强度高的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临界 溶解 温度 体系 复合 分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低临界溶解温度体系的复合相分离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的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按高分子PVDF质量百分含量为5%‑40%,第二种高分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溶剂质量百分含量为50%‑85%,小分子致孔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配置合适浓度的PVDF铸膜液,首先将小分子致孔剂完全溶解于溶剂中,之后加入PVDF和第二种高分子,搅拌加热溶解形成完全溶解的、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高分子PVDF铸膜液体系,静置脱泡待用;2)将上述配制好的PVDF铸膜液在一定温度下刮膜,倒于玻璃板上,然后用刮膜机刮制成一定厚度的初生态膜,再将初生态膜板迅速放入一定温度的凝胶浴中,使初生态膜发生相分离,从液相固化成膜,自然脱落;3)将膜置于水中进一步把膜内的溶剂及小分子致孔剂等完全溶出,即得到本发明的聚偏氟乙烯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3532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