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眼内断层破碎带冒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8202.8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巨峰;肖猛;郭志文;宁湃;何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5/00;E21D17/01;E21B7/04;E21B33/13;E21D11/15;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切眼内断层破碎带冒顶处理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首先采用钻孔探测顶板破碎状况,然后制造人工假顶,并向顶板冒落空洞区域注膨胀填充材料,接着注浆加固冒落边缘,对较为破碎的顶板区域进行补强支护,最后清理冒落区域,搭建施工平台,进行方木穿顶并成组安设液压支架。其针对采煤工作面切眼内形成的断层破碎带冒顶区域,提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冒顶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处理断层等引起的顶板破碎冒顶问题,提高切眼内液压支架安装的安全性,方法简单,工艺流程实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眼内 断层 破碎 冒顶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切眼内断层破碎带冒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在冒顶区域(1)的地表垂直向下布置垂直探测孔(2),并利用垂直探测孔(2)探测冒顶区域(1)的范围,获取冒顶区域(1)附近顶板的破碎状况,确定断层带(3)位置区域以及冒顶边缘区域(6);S2:在断层带(3)的冒顶区域(1)下方布置人工假顶(4),形成一个稳定顶板的骨架结构;S3:在冒顶区域(1)产生的空洞区域中布置临时钻孔(5),并利用临时钻孔(5)向空洞区域中注入膨胀材料充填空洞区域;S4:围绕冒顶边缘区域(6)对从下方对顶板布置注浆钻孔(7),利用注浆钻孔(7)向顶板进行注浆从而加固顶板;S5:对钻孔探测引起的破碎顶板区域(8)的顶板使用多支工字钢梁(9)和多根锚索(10)进行补强支护;S6:清理冒顶区域(1)下方的冒落岩石(11),随着清理冒落岩石(11)过程同时在人工假顶(4)下方结合单体支柱(12)搭建工字钢棚(13)用以支撑人工假顶;S7:利用长方体方木(15)在冒顶区域(1)的冒落空间内未接实区域(14)进行穿顶,保证人工假顶(4)下方与工字钢棚(13)之间的区域采用长方体方木(15)接实;S8:在冒顶区域(1)下方,从工作面切眼内已安装支架端往另一端逐步安装液压支架(16),顺利通过处理过的冒顶区域(1),形成安全的切眼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3820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前低位可控泄水过导水断层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库坝体及其构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