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癌双重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2967.9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辉;周官辉;艾静;张岳林;周坦洋;吴李鸣;朱统寅;陈新华;周民;任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18 | 分类号: | A61K49/18;A61K49/12;A61K4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李欣玮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癌双重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PIO)的制备,对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PIO)进行PEG修饰,以及利用DSPE‑PEG2000修饰SPIO交联双抗anti‑CD34&anti‑AFP步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可靶向甲胎蛋白阳性的肝癌细胞和肝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磁共振MR成像可以活体动态示踪SPIO‑PEG‑BsAb,从分子水平实现评价靶向肝癌诊断的重要作用。本发明实现了肝癌细胞和肝癌血管双重分子成像的目的,将为肝癌及其它恶性肿瘤的分子水平诊断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动态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靶向 肝癌 超顺磁性纳米颗粒 磁性纳米颗粒 分子水平 肝癌细胞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 抗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动态评价 分子成像 肝癌血管 肝癌诊断 甲胎蛋白 纳米颗粒 磁共振 新途径 恶性肿瘤 活体 交联 示踪 双抗 修饰 诊断 | ||
【主权项】:
1.一种肝癌双重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PIO)的制备:将乙酰丙酮铁、二苄醚、油酸和油胺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反应,得到油酸修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2)对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PIO)进行PEG修饰:将DSPE‑PEG2000和SPIO以一定质量比混合,加热超声混匀,然后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再经后处理步骤,得到黑色透明的PEG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3)制备肝癌双重靶向磁性纳米颗粒:将anti‑CD34和anti‑AFP两种抗体分别加入超滤管中离心,加入硼酸盐缓冲液进行吹打均匀,预处理后混合待用;取步骤(2)得到的PEG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调节pH值至5‑6,然后加入EDC和NHS进行活化;最后用预处理后混合的抗体溶液重悬PEG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置于摇床反应,反应结束后利用分子筛分离未反应的抗体,得到肝癌双重靶向磁性纳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429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