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编码孔径的物体相位恢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374.8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王伟波;刘俭;李季学;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编码孔径的物体相位恢复技术,属于相位恢复成像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相位恢复算法物体需小于探测面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样品和探测器之间放置一个编码孔径;然后利用准直部分相干光照明样品,通过编码孔径被探测器接收;再次,调制轴向改变探测器的位置,产生不同的频谱被探测器接收;最后通过相位恢复算法和压缩传感算法恢复样品的复振幅。本发明可以一次恢复相当于探测面大小的样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孔径 探测器 恢复 物体相位 算法 相位恢复算法 改变探测器 成像领域 传统相位 相位恢复 复振幅 探测面 相干 传感 频谱 轴向 准直 调制 光照 探测 压缩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编码孔径的物体相位恢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首先根据图1所示搭建实验设备;步骤b、轴向移动探测器,在探测器平面接收不同传播距离的光场强度图;步骤c、根据传统的多距离相位恢复算法恢复出编码孔径平面处的复振幅;步骤d、根据压缩传感算法从编码孔径平面处的复振幅进一步恢复出物体的复振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4537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