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技术的微纳颗粒二维图形化吸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5174.0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廷;邓子建;田坤;史文佳;程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C23C14/04;C23C1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技术的微纳颗粒二维图形化吸附工艺,通过在材料表面覆盖掩膜,注入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并调节合适的吸附组装环境,将材料浸入胶体颗粒溶液中静置,经过提拉平放于桌面自然干燥后,在静电作用下实现不同种类的微/纳米颗粒的正/反图形化吸附。此外,基于对图形化形成过程的规律探索,通过改变胶体颗粒溶液的张力参数,实现了不同尺度从均匀图案到点阵的图形化工作。本发明依靠离子束对材料固有的表面电位的调控,实现灵活自由的图形化吸附,过程简单易行,并且掩膜可重复循环利用,适合材料表面大面积图形化微纳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图形化 胶体颗粒溶液 离子注入技术 二维图形 纳颗粒 掩膜 大面积图形 点阵 浸入 表面电位 金属离子 静电作用 均匀图案 纳米颗粒 微纳加工 循环利用 张力参数 反图形 可重复 离子束 拉平 桌面 尺度 组装 调控 灵活 覆盖 自由 探索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技术的微纳颗粒二维图形化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材料表面覆盖掩膜,注入不同种类的离子,并调节材料表面的zeta电位,在合适的吸附组装环境中,胶体溶液中的不同种类微/纳米颗粒在材料表面实现正/反图形化吸附,所述吸附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在盖有掩膜的材料表面注入不同种类的离子;步骤二:室温条件下通过升降台浸渍提拉的方法,将步骤一选择性注入的材料浸没在待吸附的胶体颗粒溶液中垂直静置0.5~60min,之后匀速提拉、平放,经过液相蒸发过程,胶体颗粒最终在材料表面形成本发明公开的微纳颗粒二维吸附图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5517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金属纳米颗粒的胶体溶液、金属-聚合物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胶体溶液的制造方法;在其表面上固定有胶体颗粒的载体;燃料电池阴极、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电极的燃料电池;以及低温氧化催化剂和该催化剂的制造方法;使用该催化剂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燃料改性装置
- 一种二氧化硅胶体溶液中胶体颗粒的扩散机构
- 通过短-脉冲UV激光辐射来稳定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溶液的方法
- 金属胶体溶液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中性胶体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 纳米胶体颗粒负载物的制造方法和其负载物
- 一种用于盐酸克伦特罗检测的胶体硒、胶体硒标记物、检测卡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基于蒸发诱导张力梯度驱动自组装涂层快速制备的方法
- 利用曲面和排空吸引势控制颗粒取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