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结构微细铣削最优的关键切削参数与径向走刀次数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8856.7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程祥;郑光明;郭前建;杨先海;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B23Q15/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结构微细铣削最优的关键切削参数与径向走刀次数识别方法,特征在于:通过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的单因素微细铣削试验,确定微型结构微细铣削的规律;进行正交微细铣削试验,识别出最优的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进行微型结构微细铣削径向走刀次数的单因素微细铣削试验,识别出微型结构的合理径向走刀次数;基于上述最优的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及合理径向走刀次数,进行微型结构微细铣削加工验证,最终确定出最优的径向走刀次数。本发明方法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普遍适用性,且能够同时保证微型结构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铣削 微型结构 径向走刀 切削参数 次数识别 单因素 试验 普遍适用性 正交 验证 加工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微型结构微细铣削最优的关键切削参数与径向走刀次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的单因素微细铣削试验,以铣削力、表面粗糙度及微型结构尺寸误差为指标,确定出各指标随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变化的规律;第二步:基于上述各指标随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变化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进行正交微细铣削试验,综合铣削力以及微型结构尺寸误差的结果,识别出最优的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第三步:基于上述最优的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进行微型结构微细铣削径向走刀次数的单因素微细铣削试验,确定出径向走刀次数与微型结构尺寸误差的关系,识别出微型结构的合理径向走刀次数;第四步:基于上述最优的微细铣削关键切削参数及合理径向走刀次数,进行6次以上微型结构微细铣削加工验证,根据验证结果,最终确定出最优的径向走刀次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5885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