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渗碳后细化组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8975.2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丛培武;徐跃明;周有臣;刘俊祥;杜春辉;尹承锟;何龙祥;周新宇;王京辉;王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C21D1/18;C21D1/773;C21D9/32;C21D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渗碳后细化组织的方法,包括真空低压渗碳阶段,还包括渗碳后缓慢冷却阶段、循环缓冷阶段、二次淬火阶段;渗碳后缓慢冷却阶段包括:渗碳结束后,工件继续在加热室,停止加热,脉冲方式充入氮气,缓慢降至600℃;循环缓冷阶段指多次快速加热、多次缓冷;二次淬火阶段指采用循环缓冷结束后第一次淬火固化细化后的晶粒,第二次淬火兼顾表面及心部的淬火方法。能解决晶粒、组织细化问题,达到渗层表面马氏体细化、呈隐晶或细针状,心部组织细化,实现真空渗碳真正的“外硬内韧”,把材料的综合性能发挥到最佳程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渗碳 细化 组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真空渗碳后细化组织的方法,包括真空低压渗碳阶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碳后缓慢冷却阶段、循环缓冷阶段、二次淬火阶段;所述的渗碳后缓慢冷却阶段包括:渗碳结束后,工件继续在加热室,停止加热,脉冲方式充入氮气,缓慢降至600℃;所述的循环缓冷阶段指多次快速加热、多次缓冷;所述的二次淬火阶段指采用循环缓冷结束后第一次淬火固化细化后的晶粒,第二次淬火兼顾表面及心部的淬火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589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