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锭高强纱单锭柔软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1219.5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徐伯俊;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0 | 分类号: | D02G3/00;D01H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单锭高强纱单锭柔软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相同的粗纱由锭位组的左、右侧锭位喂入后经相同牵伸制得相同纤维须条,在前下罗拉前部设置有环绕细纱机前后车台面的捻度带,捻度带在左侧锭位制得的第一细纱和右侧锭位制得的第二细纱的交汇处与两者接触,且第一细纱由捻度带的上部穿过、第二细纱由捻度带的下部穿过,在与第一细纱接触产生的摩擦作用力带动下对第一细纱产生与加捻捻度捻向相同的预加捻,产生对称且小的加捻三角区,使第一细纱强力提高,在与第二细纱接触产生的摩擦作用力带动下对第二细纱产生与加捻捻度捻向相反的预阻捻再反向加捻过程,产生对称且大的加捻三角区,使第二细纱的残余扭矩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纱单锭 柔软 生产 装置 及其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单锭高强纱单锭柔软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牵伸系统和卷绕系统,卷绕系统包括纱管(15),纱管(15)嵌入安装在锭子上,锭子通过锭带由第一电机统一带动转动,纱管(15)外侧围绕有固定的钢领(19),钢领(19)环绕在纱管(15)的中下部,钢领(19)固定在钢领板上,钢领板固定在细纱机的两侧,钢领(19)上设有滑道,滑道内加装有钢丝圈(18),钢丝圈(18)骑跨在钢领(19)的滑道内,前罗拉牵伸对和纱管(15)之间设有导纱装置(17);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中牵伸罗拉对、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1)和后上胶辊(2),中牵伸罗拉对包括中下罗拉(3)和中上胶辊(4),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5)和前上胶辊(6),后下罗拉(1)、中下罗拉(3)、前下罗拉(5)均包括罗拉轴(7);细纱机前车台面锭位的数量和后车台面锭位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偶数,前车台面所有锭位的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后车台面所有锭位的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罗拉轴(7)的外部圆周上设有罗拉套(8),罗拉套(8)与罗拉轴(7)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的右端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转动,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的右端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齿轮组(12)传动连接,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的右端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齿轮组(13)传动连接;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包括胶辊轴(9),细纱机的后车台面、前车台面一个锭位和右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上的后上胶辊(2)的胶辊轴(9)一体化连接、中上胶辊(4)的胶辊轴(9)一体化连接、前上胶辊(6)的胶辊轴(9)一体化连接,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的胶辊轴(9)外部圆周上套有胶辊套(10),胶辊套(10)与胶辊轴(9)通过各自的中间轴承连接,胶辊套(10)各自绕着所在的胶辊轴(9)独立转动;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的胶辊套(10)之间的胶辊轴(9)依次从后往前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后嵌入抓、中嵌入抓、前嵌入抓内,实现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加压组件的后部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且加压组件沿固定轴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实现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下压;前牵伸罗拉对的前部设有捻度带(16),捻度带(16)环绕细纱机的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且在细纱机前车台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前左滚轮和前右滚轮,在细纱机后车台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后左滚轮和后右滚轮,前左滚轮、前右滚轮、后左滚轮、后右滚轮分别通过前左伸缩杆、前右伸缩杆、后左伸缩杆、后右伸缩杆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在前左伸缩杆、前右伸缩杆、后左伸缩杆、后右伸缩杆内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分别带动前左伸缩杆、前右伸缩杆、后左伸缩杆、后右伸缩杆进行伸长或缩短,捻度带(16)分别嵌入在前左滚轮、前右滚轮、后左滚轮、后右滚轮内从而实现在细纱机车台面上的安装,通过前左伸缩杆、前右伸缩杆、后左伸缩杆、后右伸缩杆的伸长或缩短实现捻度带(16)张力的控制调节,捻度带(16)通过第七电机带动转动,从而实现捻度带(16)绕着细纱机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的循环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6121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锭双牵伸纺纱装置及其纺纱方法
- 下一篇:麻混纺单纱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