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5173.4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新;尉朗;林艺冰;冯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黄议本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绕线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绕线线圈部件包括磁性卷芯部、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所述卷芯部包括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的绕线中心部,所述第一外电极与所述第三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上,所述第二外电极与所述第四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上;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在所述绕线中心部上卷绕形成四个卷绕区域和三个切换区域,每两个所述卷绕区域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切换区域。所述制造方法可得到所述绕线线圈部件。可进一步降低绕线线圈部件的模式转换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线线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绕线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磁性卷芯部,包括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的绕线中心部;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在所述绕线中心部上从所述第一凸缘部朝向所述第二凸缘部被卷绕为螺旋状,其中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以相同的匝数螺旋状卷绕在所述绕线中心部上;第一外电极与第三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材的一端与另一端,所述第一线材构成与所述绕线中心部周面接触的第一层的卷绕:包括以相邻匝紧密排列状态卷绕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第一大组卷绕区和第二大组卷绕区,以及包括使所述第一线材从所述第一大组卷绕区切换至所述第二大组卷绕区的中间切换区域;第二外电极与第四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上,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线材的一端与另一端;所述第二线材卷绕在所述第一线材相邻匝间形成的凹部上,从而在所述绕线中心部上形成四个卷绕区域,四个所述卷绕区域的组合情况包括两个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和两个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两个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和两个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一个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和一个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和一个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和一个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在所述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中,所述第二线材的第n匝嵌入到所述第一线材的第n匝与n+1匝之间的凹部;在所述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中,所述第二线材的第n匝嵌入到所述第一线材的第n‑1匝与n匝之间的凹部;在所述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中,所述第二线材的第n匝嵌入到所述第一线材的第n+1匝与n+2匝之间的凹部;在所述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中,所述第二线材的第n匝嵌入到所述第一线材的第n‑2匝与n‑1匝之间的凹部;沿所述第一凸缘部朝向所述第二凸缘部的方向,每两个所述卷绕区域之间存在用于在所述卷绕区域内切换所述第一线材与所述第二线材各匝间位置关系的切换区域;所述第一线材与所述第二线材在所述切换区域交叉卷绕;所述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的第二线材的匝数之和与所述错开‑0.5匝的卷绕区域的第二线材的匝数之和相差1至2匝,和/或所述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的第二线材的匝数之和与所述错开‑1.5匝的卷绕区域的第二线材的匝数之和相差1至2匝;其中,n是自然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6517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电源的变压器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电力变压器用装配式铁压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