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智能钢筋套下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0695.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伟;于成波;刘秉辉;徐世文;王源全;谷金鑫;赵大军;郭金龙;王志远;郑焘;惠志明;娄英奎;田野;袁绍立;郭瀚书;刘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21F11/00;B21F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20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智能钢筋套下料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钢筋切割加工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1、加工图形数据录入;2、汇总各图形下料长度;3、加工任务按下料长度分类汇总;4、选择原料长度;5、优化套裁核心算法;6、钢筋剪切任务下发;7、辊道直接传送至弯曲设备;8、辊道传送至料仓。本发明提出的基于BIM的智能钢筋套下料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计算速度快,计算准确,采用基于BIM的钢筋套下料方法,提高了智能钢筋剪切、弯曲加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钢筋加工作业难度,提高了工效和材料的利用率,节约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 钢筋 智能 钢筋剪切 施工 辊道 加工图形数据 弯曲加工设备 套裁 长度分类 分析计算 钢筋加工 核心算法 切割加工 任务下发 施工成本 土木工程 弯曲设备 直接传送 作业难度 按下 料仓 录入 传送 节约 加工 优化 | ||
【主权项】:
1.基于BIM的智能钢筋套下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加工任务中的各加工图形应用BIM软件planbar构建项目级三维钢筋模型,形成三维下料单数据;步骤S2:将所述三维下料单数据导入智能钢筋优化套裁软件,汇总各加工图形的钢筋下料长度;步骤S3:通过所述智能钢筋优化套裁软件对所述加工任务中相同直径的钢筋进行分类汇总;步骤S4:通过智能钢筋优化套裁软件对相同直径的钢筋按照下料长度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出各种直径的钢筋不同长度所需求的根数;步骤S5: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在所述智能钢筋优化套裁软件中选择钢筋的长度;步骤S6:通过所述智能钢筋优化套裁软件根据废品的比率生成不同的套裁方式,形成钢筋的剪切任务;步骤S7:将所述剪切任务下发至剪切设备,所述剪切设备对钢筋进行剪切;步骤S8:根据断料长度对相同直径的钢筋进行分类,记录每个类别的钢筋数量,判断每个类别的钢筋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如果超过,将超过预设数量的该类别钢筋直接通过输送辊道传送至钢筋弯曲设备,加工为成品;如果未超过,则将超过预设数量的该类别钢筋通过输送辊道传送到料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8069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