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孔隙双重介质耦合渗透率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4217.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孙建孟;张树东;闫伟超;王勇军;李召成;刘航;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7/50;E21B49/02;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赵以芳 |
地址: | 4000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孔隙双重介质耦合渗透率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步骤如下:第一步,建立不同孔隙结构的岩石基质三维数字岩心;第二步,建立不同裂缝开度的平板裂缝模型;第三步,建立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三维数字岩心;第四步,计算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渗透率;第五步,根据计算得到的渗透率结果,构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耦合渗透率模型。解决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渗流耦合作用对总渗透率造成的影响,可以准确计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耦合渗透率,为测井评价储层以及油田开发提供帮助,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率 双重介质 裂缝 耦合 三维 岩心 构建 孔隙结构 裂缝模型 评价储层 岩石基质 岩心模型 应用效果 油田开发 耦合作用 测井 开度 渗流 帮助 | ||
【主权项】:
1.一种裂缝‑孔隙双重介质耦合渗透率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步骤如下:第一步,建立不同孔隙结构的岩石基质三维数字岩心;第二步,建立不同裂缝开度的平板裂缝模型;第三步,建立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三维数字岩心;第四步,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计算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渗透率;第五步,根据计算得到的渗透率结果,构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耦合渗透率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8421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