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非晶平面卷铁芯器身的抗冲击支撑结构及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5367.9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键;凌健;顾伟;杨佳泉;陈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26;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017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支撑结构,内支撑框架设置于对应的芯柱和绕组之间,内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内支撑组件;一对第一外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内支撑框架的上下两侧,第一外支撑件的超出部分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外支撑件;上、下夹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外支撑件的上下两侧,其左、右两端垂直向内折弯从而对整个铁芯部分的上、下铁轭分别形成包络,上、下夹板的左、右两端连接;一对外支撑框架分别设置在整个绕组部分的前、后两端,一对侧夹板分别设置在整个铁芯部分的前、后铁轭,对整个铁芯部分的前、后铁轭形成包络;侧夹板与上、下夹板连接。本发明能增大绕组在受到短路电流冲击时,绕组抵御上下位移、变形轴向力及内缩、外扩辐向力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外支撑件 内支撑 下夹板 铁芯 上下两侧 支撑结构 支撑框架 侧夹板 抗冲击 包络 铁轭 短路电流冲击 卷铁芯器身 框架设置 上下位移 变形轴 垂直向 内折弯 下铁轭 非晶 辐向 内缩 外扩 芯柱 变压器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非晶平面卷铁芯器身的抗冲击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第一外支撑件(9)、一对第二外支撑件(5)、上、下夹板(6、7)、一对上、下压块(11、12)、一对侧夹板(8)、一对外支撑框架(4)和若干内支撑框架(1);所述内支撑框架(1)设置于对应的芯柱(25)和绕组(24)之间,用于对绕组(24)的内侧形成支撑,所述内支撑框架(1)内设置有内支撑组件;所述一对第一外支撑件(9)分别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框架(1)的上下两侧,用于对绕组(24)的上下两侧形成压紧;所述第一外支撑件(9)的长度大于整个绕组部分的长度并使其两端向前后方向超出于整个绕组部分,所述第一外支撑件(9)的超出部分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外支撑件(5);所述上、下夹板(6、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支撑件(9)的上下两侧并被所述第一外支撑件(9)顶紧,其左、右两端垂直向内折弯从而对整个铁芯部分的上、下铁轭(15、16)分别形成包络,所述上夹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上压块(11)对绕组(24)的左、右两端的上端面(13)形成压紧,所述下夹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下压块(11、12)对绕组(24)的左、右两端的下端面(14)形成压紧;所述上、下夹板(6、7)的左、右两端通过至少一个拉螺杆(10)连接;所述一对外支撑框架(4)分别设置在整个绕组部分的前、后两端并被对应的第二外支撑件(5)支撑,用于对整个绕组部分的前、后两端形成支撑,所述一对侧夹板(8)分别设置在整个铁芯部分的前、后铁轭,其左、右两端垂直向内折弯从而对整个铁芯部分的前、后铁轭形成包络;所述侧夹板(8)分别通过第一螺栓(21)与所述上、下夹板(6、7)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953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配电系统的温湿度可控的变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项耦合电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