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冷凝器、环保空气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5380.4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聂新明;赵新生;陈斯;王勋;田亚平;田康振;杨增汪;乔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53/00;F28B1/02;F28B9/00;F25B21/02;F25B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气体冷凝器,包括上腔(LNQ‑SQ)、下腔(LNQ‑XQ)、进气管(LNQ‑JG)、排气管(LNQ‑PQG)、热交换器、平衡气管(LNQ‑QG2)、第二分离阀(FLF2)、排水管(LNQ‑PSG)、排气泵(B2)。环保空气除尘装置,具有所述的气体冷凝器。本发明结构简单、耗能少、效率高、效果好,开创了新的技术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冷凝器 环保 空气 除尘 装置 | ||
【主权项】:
1.气体冷凝器,包括上腔(LNQ‑SQ)、下腔(LNQ‑XQ)、冷凝器进气管(LNQ‑JG)、排气管(LNQ‑PQG)、热交换器、平衡气管(LNQ‑QG2)、第二分离阀(FLF2)、排水管(LNQ‑PSG)、排气泵(B2);气体冷凝器中:上腔(LNQ‑SQ)充满冷却水用于冷却;气体冷凝器中:下腔(LNQ‑XQ)的容腔未被水充满,留有气体空间,气体空间通过平衡气管(LNQ‑QG2)与大气相通,平衡气管(LNQ‑QG2)在大气中的开口位置的高度高于上腔(LNQ‑SQ)所通水的最高点;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是一种水气分离阀(FLF)只释放水不释放气体;水气分离阀(FLF)包含出水管(FLF‑CSG)、锥形腔(FLF‑ZXQ)、重球(FLF‑ZQ)、浮球(FLF‑FQ);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锥形腔(FLF‑ZXQ)的以轴线竖直的方式安放,锥形腔(FLF‑ZXQ)的大端在上,锥形腔(FLF‑ZXQ)的小端在下;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重球(FLF‑ZQ)的密度大于应用环境中的水;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浮球(FLF‑FQ)的密度小于应用环境中的水;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锥形腔(FLF‑ZXQ)的下端与出水管(FLF‑CSG)的最高点相连;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重球(FLF‑ZQ)的直径小于锥形腔(FLF‑ZXQ)的大端,重球(FLF‑ZQ)的直径大于锥形腔(FLF‑ZXQ)的小端;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重球(FLF‑ZQ)装置在锥形腔(FLF‑ZXQ)内;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中:浮球(FLF‑FQ)通过软线与重球(FLF‑ZQ)相连,当水气分离阀(FLF)所在容腔的水将浮球(FLF‑FQ)浮起时重球(FLF‑ZQ)被浮球(FLF‑FQ)拉起,锥形腔(FLF‑ZXQ)的下端放开,水依次通过锥形腔(FLF‑ZXQ)的上端、锥形腔(FLF‑ZXQ)的下端、出水管(FLF‑CSG)排出,当水面高度降低重球(FLF‑ZQ)因为重力落在锥形腔(FLF‑ZXQ)的下端,锥形腔(FLF‑ZXQ)的下端封闭,不再排出水,由于浮球(FLF‑FQ)通过软线与重球(FLF‑ZQ)相连所以当水面下降到重球高度加线长时锥形腔(FLF‑ZXQ)的下端封闭,所以气体无法被排出;气体冷凝器的第二分离阀(FLF2)的锥形腔(FLF‑ZXQ)的上端与下腔(LNQ‑XQ)相通,第二分离阀(FLF2)的锥形腔(FLF‑ZXQ)的下端高于下腔(LNQ‑XQ)的底部,第二分离阀(FLF2)的出水管(FLF‑CSG)的出口的最低点高于下腔(LNQ‑XQ)的底部;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器由多个热交换管(LNQ‑HG)组成;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包含第一管(LNQ‑HG‑1)、第二管(LNQ‑HG‑2)、第三管(LNQ‑HG‑3)、第四管(LNQ‑HG‑4)、第五管(LNQ‑HG‑5)、第六管(LNQ‑HG‑6)、第七管(LNQ‑HG‑7);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一管(LNQ‑HG‑1)以轴线水平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二管(LNQ‑HG‑2))以轴线竖直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三管(LNQ‑HG‑3)以轴线竖直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四管(LNQ‑HG‑4)以轴线水平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五管(LNQ‑HG‑5)以轴线竖直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六管(LNQ‑HG‑6)以轴线竖直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七管(LNQ‑HG‑7)以轴线水平的方式摆放;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二管(LNQ‑HG‑2))的下端对外部具有开口;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六管(LNQ‑HG‑6)的下端对外部具有开口;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一管(LNQ‑HG‑1)的左端、第三管(LNQ‑HG‑3)的下端、第二管(LNQ‑HG‑2)的上端,三者相接并相通;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七管(LNQ‑HG‑7)的右端、第五管(LNQ‑HG‑5)的下端、第六管(LNQ‑HG‑6)的上端,三者相接并相通;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三管(LNQ‑HG‑3)的上端与第四管(LNQ‑HG‑4)的右端相接并相通;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中:第五管(LNQ‑HG‑5)的上端与第四管(LNQ‑HG‑4)的左端相接并相通;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构成热交换器的组合方法是,将相邻的两个热交换管(LNQ‑HG)命名为左热交换管、右热交换管,则有左热交换管的第一管(LNQ‑HG‑1)与右热交换管的第七管(LNQ‑HG‑7)相接并相通;气体冷凝器中:热交换器的所有热交换管(LNQ‑HG)的第二管(LNQ‑HG‑2))的下端的开口和第六管(LNQ‑HG‑6)的下端的开口的水平位置低于第二分离阀(FLF2)的锥形腔(FLF‑ZXQ)上端;气体冷凝器中:热交换器的所有热交换管(LNQ‑HG)的第二管(LNQ‑HG‑2))的下端的开口和第六管(LNQ‑HG‑6)的下端在下腔(LNQ‑XQ)内;气体冷凝器中:热交换器的所有热交换管(LNQ‑HG)的第二管(LNQ‑HG‑2))的下端的开口和第六管(LNQ‑HG‑6)气体冷凝器中:排气泵(B2)的入气口与最左边的热交换管(LNQ‑HG)的第七管(LNQ‑HG‑7)相通,排气泵(B2)的出气口与排水管(LNQ‑PSG)的入气口相通,冷凝器进气管(LNQ‑JG)与最右边的热交换管(LNQ‑HG)的第一管(LNQ‑HG‑1)相通,气体通过热交换器后冷却,气体中所包含的水微滴凝聚成水珠,水珠落入下腔(LNQ‑XQ)内,下腔(LNQ‑XQ)内水达到一定水位后,经过第二分离阀(FLF2)排出一部分并保留一部分,达到除去气体中所含的水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9538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