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致禽类死亡病原的液态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4558.5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玮;赵格;刘娜;赵建梅;蒋文明;曲志娜;王娟;刘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9;C12Q1/6893;C12Q1/40;C12Q1/04;C12N15/11;C12Q1/6837;C12Q1/6813;C12R1/93;C12R1/42;C12R1/01;C12R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13种可致禽类死亡病原的引物和液态芯片方法。其上游引物具有F1‑F2‑F3所表示的序列,其中F1与用于液态芯片结果读取的配伍微球所连接的序列反向互补,F3与待检病原特异基因序列互补,F2为(CH2)n间臂,优选n为18;下游引物为与待检病原特异基因序列互补的R序列,并在5’端标记生物素。具体涉及用于检测克制禽类死亡一至十三种病原的至少一对液态芯片引物,还涉及包含所述引物序列的液相芯片、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只进行一次试验就能同时快速检测可致禽类死亡的13种病原,不互相干扰。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适用范围广,试剂中均无感染性和生物安全隐患成分,使用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禽类 死亡 病原 液态 芯片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液态芯片的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引物,其上游引物具有F1‑F2‑F3的序列,其中F1的序列与用于液态芯片结果读取的配伍微球所连接的序列反向互补,F3的序列与待检病原的特异基因序列互补,F2为(CH2)n间臂,其中n≥3;下游引物为与待检病原的特异基因序列互补的R序列,并在5′端标记生物素;所述的检测引物包含有: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引物中,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1,F3的序列为SEQ ID NO:2,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3;检测新城疫病毒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4,F3的序列为SEQ ID NO:5,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6;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7,F3的序列为SEQ ID NO:8,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9;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10,F3的序列为SEQ ID NO:11,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12;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13,F3的序列为SEQ ID NO:14,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15;检测马立克病毒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16,F3的序列为SEQ ID NO:17,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18;检测腺病毒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19,F3的序列为SEQ ID NO:20,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21;检测巴氏杆菌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22,F3的序列为SEQ ID NO:23,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24;检测沙门菌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25,F3的序列为SEQ ID NO:26,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27;检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28,F3的序列为SEQ ID NO:29,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30;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31,F3的序列为SEQ ID NO:32,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33;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34,F3的序列为SEQ ID NO:35,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36;检测毒害艾美尔球虫的引物:上游引物中F1的序列为SEQ ID NO:37,F3的序列为SEQ ID NO:38,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未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1455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