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建立型钢钢架BIM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9701.X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昌;冯山群;王浩;王世清;吕宝伟;曾青;翁东郁;俞尚宇;张弛;苏哿;江崇旭;段程鹏;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立型钢钢架BIM模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初始初支外轮廓曲面(S1),生成型钢钢架中心轮廓线(S2),划分钢架各部件骨架(S3),创建钢架各部件的特征级模板(S4),生成全部特征级模板的输入条件(S5),生成钢架模型(S6),形成以空间线路和初支外轮廓面为输入条件的整体模板(S7),实例化整体模板生成三维型钢钢架模型(S8)。该方法实现了基于隧道初期支护三维模型和三维空间线位的快速建立型钢钢架BIM模型的设计方法,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架 快速建立 输入条件 整体模板 三维空间 隧道初期支护 三维模型 外轮廓面 中心轮廓 实例化 外轮廓 三维 隧道 创建 | ||
【主权项】:
1.一种快速建立型钢钢架BIM模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初始初支外轮廓曲面(S1),生成型钢钢架中心轮廓线(S2),划分钢架各部件骨架(S3),创建钢架各部件的特征级模板(S4),生成全部特征级模板的输入条件(S5),生成钢架模型(S6),形成以空间线路和初支外轮廓面为输入条件的整体模板(S7),实例化整体模板生成三维型钢钢架模型(S8);所述建立初始初支外轮廓曲面(S1),是指根据隧道初期支护常规形状,建立一个初始的初支外轮廓面,作为整体模板制作期间的基础输入条件;所述生成型钢钢架中心轮廓线(S2),是指根据隧道初支外轮廓面、钢架型号、钢架纵向间距,确立钢架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并最终得出钢架的三维中心线;所述划分钢架各部件骨架(S3),是指依据钢架中心线、钢架型号、钢架节点类型和节点尺寸,利用程序语言辅助划分钢架的型钢主体骨架、节点骨架、纵向连接筋骨架、锁脚锚管骨架,并针对常用尺寸设置相应参数,方便后续变更调整;所述创建钢架各部件的特征级模板(S4),是指结合型钢钢架形式,创建型钢主体模板、节点模板、纵向连接筋模板、锁脚锚管模板,并针对常用尺寸设置相应参数,方便后续变更调整;所述生成全部特征级模板的输入条件(S5),是指基于划分钢架各部件骨架(S3)所述生成的骨架,利用程序语言,生成创建钢架各部件的特征级模板(S4)的所有输入条件元素;所述生成钢架模型(S6),是指利用程序语言和生成全部特征级模板的输入条件(S5)所生成的输入条件元素,将创建钢架各部件的特征级模板(S4)中创建的各类模板,分别实例化到划分钢架各部件骨架(S3)中生成的各骨架位置处;所述形成以空间线路和初支外轮廓面为输入条件的整体模板(S7),是指将上述所有步骤生成的成果整合创建成一个整体嵌套模板,该模板的输入条件为空间线路和初支外轮廓面;所述实例化整体模板生成三维型钢钢架模型(S8),是指选择不同工况下的三维空间线路和三维初期支护外轮廓作为输入条件,实例化整体模板,生成三维型钢钢架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1970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