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散度的地震数据属性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690.8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高静怀;高照奇;张兵;刘耀波;黄健;周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散度的地震数据属性提取方法,包括1)地震道的选择;2)地震道概率分布的计算;3)地震道Copula函数的计算;4)多道地震道信息散度的计算。本发明能实现地震属性中相干属性的提取,避免了在常规方法中的协方差矩阵的求解以及矩阵特征值的求解,降低以往相干属性提取方法在协方差矩阵和特征值求解时的计算时间。方便实现,能实现对地层地质的边缘、河道等不连续性检测和砂体的非均质性以及断层等地质特征的刻画,技术方案易于实现,可操作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地震 数据 属性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信息散度的地震数据属性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避免构建协方差矩阵,而是直接计算每个目标地震道数据与周围所划分的四个象限范围内各自两道及两道以上的地震道之间基于Copula函数的Renyi信息散度值,将所求值进行平均,并作为相干属性的值输出,在计算过程中避免构建协方差矩阵和矩阵特征值的求解,而是直接求取多地震道之间的信息散度,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地震道的选择选取以目标地震道为中心的3×3窗口的地震数据,以中心道为坐标原点进行划分为四个象限,将每个象限中的地震道包含中心道作为计算信息散度的数据源,以每个象限中的三角形的顶点为数据源;2)地震道概率分布的计算设地震道在窗内的时间采样点数为N,计算窗内每一道数据的概率分布P(x):式中x表示地震道中的每一个数据,Number函数表示满足条件的个数;3)地震道Copula函数的计算C(u,v,w)表示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其中u,v,w分别表示地震道经过步骤1)得到的概率数据地震道,通过概率地震道将其值作为坐标,将三组进行对应,组合成三维坐标,将其对应的点投射到三维空间,其中每一维的坐标的范围为(0,1),另外将其各自坐标分割为M,N,K块,统计每个块中所投射点的个数,计算出每个块中投射点个数与整体投射点个数的比值;4)多道地震道信息散度的计算根据Renyi信息散度公式(2),可以得到公式(3):其中R表示地震道之间的信息散度,α表示Renyi信息散度中的参数,f1和f2表示两个概率分布,M,N和K分别表示步骤3)中三维空间各自坐标上分块的个数,计算四个象限中各自的R(u,v,w),并将其所有象限的值取平均后得到多道信息散度值作为目标道中目标点的相干属性值,通过上述步骤遍历整个地震数据体便可得到相干属性数据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266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