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封装微焊点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6975.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栋华;杜飞;张春红;甘贵生;冉藤;翟翔;陈新年;施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B23K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封装微焊点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钎焊对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焊接面进行焊接;2)对焊接后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切割制样;3)将试样竖直置于温度加载装置内,在试样的微焊点上、下两端形成温度梯度,待温度稳定时开始记录加载时间;4)将试样在步骤3)所述的温度梯度下加载不同时间,通过分析不同加载时间下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变化情况,评价电子封装微焊点在该温度梯度区间下的可靠性。其能够获得稳定可控的温度梯度,其温度梯度范围较大,进而能够有效评价电子封装微焊点在极端温度梯度区间下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焊点 电子封装 温度梯度 加载 温度梯度区间 可靠性评价 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厚度变化 加载装置 切割制样 温度稳定 有效评价 焊接面 可控的 钎焊 竖直 记录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电子封装微焊点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钎焊对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焊接面进行焊接,在第一金属板和钎料接触处、第二金属板和钎料接触处形成金属间化合物;2)对焊接后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切割制样,得到具有微焊点的试样,试样为多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金属板、金属间化合物、钎料填充物、金属间化合物和第二金属板;3)将试样竖直置于温度加载装置内,在试样的微焊点上、下两端形成温度梯度,待温度稳定时开始记录加载时间;4)将试样在步骤3)所述的温度梯度下加载不同时间,通过分析不同加载时间下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变化情况,评价电子封装微焊点在该温度梯度区间下的可靠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269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